第八百七十四章 打探情况
作者:洗澡的兔子    更新:2022-12-21 11:16
  “我们若是停在此处一直不动弹,必定会被符飞看出破绽,到时候,他若是偷袭过来,我军不就惨了?”
  “再说,兵贵神速,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与其在这里一直耗着,坐以待毙,还不如冲他一把,或许就很容易的通过了呢?”
  “毕竟,你看,连谢襄这样的小娃娃都能混进混出,很容易。”
  曾靖的担忧,王谧完全能够理解,在没有摸清楚徐州城内的情况之前,他不敢拉着大军冒险上前。
  毕竟,现在的北府兵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但是,这个徐州城,能早一点通过就要早一点,千万不能拖延。
  拖,没有一丁点的好处。
  为了能让曾靖有信心,王谧铆足了力气给他打气。
  效果嘛,只能说还可以。
  曾靖同意了可以迅速通过徐州的计划,但是,对于王恭的书信,他还是很担忧。
  “王恭现在执掌朝政,谢襄也说了,如今朝廷上的大臣,大约都唯王恭的马首是瞻。我们一定和他对着干,会不会对我军不利?”
  “况且,一旦通过了徐州城,我军究竟要在哪里休整?”
  “还望王侍郎早下决心。”
  王侍郎其实早就有计划了,只是,很多事情,没有必要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就提前宣传出去。
  那样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变故。
  “这个,等我们先通过徐州再说,现在谈论这些,还都不是时候。”
  “王侍郎,谢公不是说了,让我们停在京口吗?”
  “京口本就是北府的地盘,人员充足,兵器也都储存了很多,正是我们盘踞的最好的地方。”
  曾靖一听说,谢安有意让北府兵停留在京口,立刻就欢喜了。
  “太好了!”
  “有谢公的支持,我们就更有主心骨了!”
  曾靖斜了他一眼,这个曾靖,说话办事是越来越不看场合了。
  他以为,谁是北府兵的主心骨?
  谢安吗?
  是他王谧,王稚远!
  没有别人!
  面对谢襄,他居然堂而皇之的拍起谢安的马屁,他是不是还以为,他算是立功了?
  “谢襄,很多事情,我们都需要仔细思量,谢公的心意我知道,我也都明白,但是,你看,现在的形势是不是和你离开建康的时候也不同了呢?”
  “有什么不同?”谢襄晃着不大的脑袋瓜,完全想不明白。
  王恭殷切道:“王恭的态度变了啊!”
  “在你离开建康的时候,王恭对北府的态度确实不好,而且,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架势,按照那个时候的情势发展,我们确实应该囤聚在京口,和建康朝廷对峙。”
  “可是现在,你刚才也听到了,王恭已经不再催促北府兵急行军了,也不再要求归期,这就是他在妥协,至于他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突然改变主意,这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事情。”
  “我们只要知道,王恭现在的态度有松动,或许也不想和北府兵撕破脸皮了,这就可以了。”
  “你若是不相信我的判断,大可以给谢公写封信,把我的说辞都写进去,问问谢公的想法。”
  “我想,谢公肯定也是一样的看法。能稳妥就可以求稳为主,如今,北府的形势这么好,大晋的形势这么好,眼看就能恢复北方更多的城池,正是我们上下一体,同心协力的时候。”
  “只要王恭不闹腾,我想,谢公也不想拖后腿,更没有必要大动干戈。”
  这是很明显的。
  从历史上和现在时来观察,都可以看出,谢安实际上是一个很平和的人,也希望朝廷上能够尽量和谐。
  要不然,历史上的他也不会坦然放权了。
  之前他奋起,不过是因为王恭实在是不给他面子,如今,王恭迷途知返,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想来,一旦谢安知道了这件事,应该也会改变想法。
  王谧现在的处境,还是比较有利的,可进可退。
  反正徐州这个重镇还没有通过,江左更是连一个山头都看不到,着什么急呢?
  “到时候,局势有什么变化,自然有转圜的办法。”
  王谧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曾靖自然也不敢再议论什么,只得按照他的要求办事。
  倒是谢襄,还是不甚高兴。
  王谧也理解。
  他毕竟人太年轻了,还是个小孩子,爱恨都是很简单直接的。
  一直以来,谢安对他就好像是亲孙儿一样的疼爱,他的心里只有谢安,只听从谢安的话。
  而谢安,严格来讲也确实是一个可以信赖的长辈,可以做后辈的榜样。
  谢襄的心里,谢安的决断就是正确的,不只是他要支持,其他的人也要支持。
  尤其是现在的王谧,他现在可是谢安仰仗的人,是谢安托付了重任的人,他怎么能不和谢安站到一起呢?
  他居然敢有自己的主张!
  这当然是不对的!
  是一定会栽跟头的,只有谢安的主张才是最有远见的,最合理的,别人的见解,完全无法和谢安相提并论。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理由,谢襄现在对王谧有很大的意见,北府兵若是不在京口停留,他谢襄的任务不就算是没有完成吗?
  谢襄会这样想,也是有道理的。
  毕竟,就在这个军帐里,他就有现成的支持者,曾靖不就是这样一个吗?
  曾靖是北府嫡系,可他也认为,大军还是拉回京口更合适。
  诚然,这是对北府兵最好的一种做法,更何况北府兵里的很多人都是京口本地人,甚至包括大将军刘裕等人。
  打完了胜仗回京口,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确实是有些复杂的。
  邺城拿下的很漂亮,俘虏也收拢了一大堆,这些人,包括符纂等人都要送到建康朝廷做献俘仪式。
  这些都是必须的程式。
  那么是否献俘,就成了北府兵表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如果王谧拉着北府大军及时去献俘,那就表明,北府还是听从朝廷的调遣的。
  而反之,把北府大军停在京口,不理朝廷的旨意,那即便两边没有开战,实际上也等于是违抗朝廷的旨意,要撕破脸皮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京口倒是一个很尴尬的地方。
  由于是建康的北大门,一旦逗留在这个地方不动弹,朝廷那边,尤其是王恭那边,立刻就会提高警惕,将王谧的行为视作是和朝廷对抗。
  即便北府兵本来就起自京口,而他们的大本营也就在京口,王恭也会强行扣锅。
  而对于王谧来讲,前几次大胜回归,他都是立刻返回了建康,这一次,如果突然停在京口,也确实是无法自圆其说。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个,谢安才会专门让谢襄送来手书,命令他停在京口。
  他也是担心王谧不肯听话,要自作主张。
  现在,王谧就只有一个想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看看吧!
  徐州城!
  我们很快就要见面了!
  而另一边,徐州城内,也并不太平。
  偌大的殿堂内,台阶四周,到处都点上了蜡烛,有的地方,甚至布置了好几层。
  将这巨大的殿堂,照亮犹如白昼一般。
  殿堂的正中央,一个坐塌安放在中间,背靠的部位,都镶嵌着昂贵的狍子皮毛。
  细滑柔软,坐塌上也铺着鹿皮小垫,在昏黄的烛光之下,柔顺的皮毛,正闪耀着星星点点的光辉。
  这么好的毛皮料子,当然只能供给这徐州城里最尊贵的人了!
  大将军符飞,现在就端坐在这小榻上。
  他的面容沉毅,浓眉重须,尤其是一双眼睛,童仁极黑,显得炯炯有神。
  不用去看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单看这容貌,你也能看出,此人比符丕等人要靠谱的多。
  是个将才!
  可惜,现在这样的将才也即将面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
  殿门外响起一阵响动,不一会,一个身量高大魁伟的男子,便快步走了进来。
  抬眼看到此人,符飞并没有一丝笑意,反而长叹了口气。
  “怎么样?”
  “打探到消息了吗?”
  进来的高个子壮汉,正是符飞的心腹,辛术是也。
  如今的徐州城也不比从前了,看似符飞还是这里权势最大的人,整个徐州城都在他的牢牢掌控之下。
  盘踞在徐州城里的氐秦士兵,算上汉人军团也足有两万人之多。
  这样看来,符飞仍然是这座徐州城里的土皇帝,但其实,一切早就已经悄然改变。
  随着北方重镇接二连三的失守,本来徐州城这里的情况就已经很不好了。
  前些日子,又传来了邺城也失陷于晋军的消息,符飞彻底绷不住了!
  不是去救援的吗?
  不是符丕亲自邀请的吗?
  哎哎哎!
  悔不该当初把这群虎狼之徒放出徐州,听到这个消息,符飞反复的谴责自己。
  当初,晋军过境的时候,他就看出晋军的状态很是不对劲,士气太高昂了。
  部队的面貌也绝对与往日不同,军容严整,俨然一副精锐之师的模样。
  这绝对不正常。
  一般来讲,以晋军和秦军敌对的前缘来看,晋军根本就不可能派出自己的精锐来支援秦军。
  也就是说,当日,在徐州脚下看到这一伙晋军的时候,如果他们是一群老弱病残的话,符飞还能放心一些。
  这至少说明,晋军不过是卖一个面子,或许,顺便再利用这些老弱病残的兵士去探查一下邺城的虚实。
  但是,站在他眼前的晋军,他们的气势是那样的强大,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洋溢着奋进的表情。
  他们的人数也那么多,不是三千,不是五千,而是浩浩荡荡的几万人!
  人数过多,士气过高,身强体健,很难不让人多想。
  事实表明,符飞也完全没有想多。
  正是这一群晋军,最终葬送了氐秦对邺城的控制。
  不是羌人。
  也不是鲜卑人。
  而是一向被秦兵看不起的,战斗力最底层的晋军!
  早就说了,这一群晋军不是好人,没安好心,那杨白花就是不肯相信,愚蠢!
  愚蠢至极!
  是的!
  虽然李大连口口声声说,符飞早就有不臣之心,不过是想借由徐州这个战略要津左右逢源,但是,他终究还是氐人。
  而且,还是符氏疏宗。
  他怎么可能不为氐秦考虑?
  总是要顾及一下的。
  那些所谓的左右逢源的战术,都是建立在氐秦不行了,将要投靠别人,或者自立山头的时候,才要使用。
  当氐秦势力犹在,符飞是绝对不会抛弃它的。
  在杨白花带着晋军浩浩荡荡的经过徐州城的时候,符飞站在城楼上远远一看,立刻就嗅到了不好的气息。
  他马上提醒杨白花,让他多加注意,这伙晋军来头不小。
  但是杨白花却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他也有理由,当时他就拍着胸脯和符飞吹嘘。
  邺城里还有几万秦兵,城外还有无数的鲜卑人,这么多人,还对付不了晋军这些虾兵蟹将吗?
  是的!
  王谧的猜测没错,那杨白花以及符丕,确实对晋军没安好心,想要来一招借刀杀人。
  不管是能借着晋军的力消灭慕容垂,还是借着慕容垂的力,灭了晋军,对于氐秦来说,都是大好事一件。
  于是,与忧心忡忡的符飞不同,当符丕看到这些气势昂然的晋军的时候,他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兴奋异常!
  太好了!
  灭了他们,就可以消灭晋军最为精锐的有生力量,铲除了一大隐患。
  可以说,符丕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典型了。
  事情的发展,完全是按照符飞的剧本来的,什么铲除晋军,不过是被晋军给铲了而已!
  不但没能铲除晋军的精锐,就连鲜卑人也被放跑了,然后呢,只有氐秦受伤的世界,再次达成。
  很显然,相比没有固定地盘的鲜卑人,晋军认为,氐秦的威胁更大。
  因此,宁可放走鲜卑人,让他们几乎毫发无伤,也要夺取邺城重镇,让氐秦死的更透彻些。
  晋军的眼光是很精准的,目前的情况来看,鲜卑人不足为惧,但是氐秦,虽然失去了自己的都城,但是,实力犹存。
  而失去了都城的他们,也确实容易成为其他势力攻击的对象。
  于是,当邺城陷落的消息传来,符飞并没有特别的震惊,这似乎早就在他的预料之内。
  只是,听闻这支强硬的晋军又将南归,符飞就再次坐不住了。
  辛术就是被他派出去,打探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