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这就是参谋部
作者:蓝白的天    更新:2022-04-15 07:29
  朱启可算是找到了一个在明初留名青史的将领了。
  马云这人名字虽然多少让朱启有点出戏,但在历史上,他对辽东战事的功绩,确实不可磨灭的。
  如今马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将军,但朱启在和蓝玉分头行动之后。
  最好的选择,那就是原定历史的路线,任用马云来充当大将,总归是不会错的。
  朱启心里有底,就连走路都轻飘飘的,好像带着一股劲风。
  外人看起来,那辽王殿下就是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啊!
  朱启也是二话不说,立马召集部下,按照惯例,召开军事参谋会!
  马云还是第一次跟随辽王殿下一同打仗,对于军事参谋会这种专有名词还是有点陌生的。
  不过心里想着,估摸着也就是和一般的站前议论没有什么区别吧。
  无非就是看看地图,进行谋划,安排任务之类的。
  这样子想着的马云,跟随着辽王殿下一同走进了蓬莱官署,腾出来的作战会议室里。
  坐下来没有等候多久,就见到了其他的几位年轻的将军走了进来了。
  走进来的也不是其他人,就是一直跟随着辽王殿下南征北战的徐增寿,李祺,李景隆和朱棣四个人。
  可谓是辽王殿下麾下的四大天王,雷打不动的铁配置。
  当然了,目前也只是让他们多负责出谋划策,安排后勤练兵这些事情。
  真正带兵打仗,冲锋陷阵,自有其他勇猛善战的偏将们去做。
  马云见到燕王殿下也来了,赶忙起身行礼。
  随后就见到这四位手里都不是空着手的,反而是拿着一个个的厚厚本子。
  这是要做什么?莫非他们四个是来记录战略过程的?
  马云不是很清楚,他刚准备坐下呢,就瞧见门外又走进来了一个人。
  可不就是大名鼎鼎的诚意伯刘伯温吗!
  刘伯温现在在辽王殿下麾下做事情,马云是知道的。
  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和这位传奇人物见面了,马云又是赶忙站了起来,对着刘伯温行礼喊了一声“见过伯爷”。
  刘伯温也回了礼,随后坐了下来。
  正如之前朱棣等人一样,刘伯温的手里,也带了一个厚厚的本子。
  刘伯温这样久经沙场的智谋人物,总不至于也要来记录会议过程吧?
  马云是彻底有点懵了,但看到大家都带着本子,就连辽王殿下,都从身后侍卫的手上接过了一个厚厚的本子。
  只有马云自己一个人手里是空空如也的,这就搞得马云有点不知所措起来。
  难道说,带本子是辽王殿下麾下的规矩?
  马云也听说过一些读书人所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类的话,但这是打仗,也不是做学问,带个笔记本什么的,也太过郑重了点吧?
  马云心里面是这样想的,直到参谋会正式开始以后,马云才终于明白,这些人都带着本子干什么了。
  只见到辽王殿下让人拿出了一张地图来,而后李景隆开始汇报起了,目前大明水师的具体情况。
  大小船只除了数量精确无比之外,甚至于每一艘船有多少船员,那都准确无比。
  而在后勤补给方面,也是详细到了每一艘船只,航行一天所需要的的物资补给。
  李景隆甚至还计算出了,从蓬莱到辽东最近距离的港口狮子口,所需要的时间。
  不仅仅是海路航行的时间,甚至还计算出了。
  现在聚集在辽西走廊的纳哈出的军队,如果以最快速度赶回辽东半岛回防的话,所需要的的时间大约是十五天左右。
  当然,这些只是理论上的数据。
  但有理论上的数据,很多事情就很方便了。
  比如说,在这十五天之内,能抢占多少城池,在何处构建起防御最为保险。
  而做这些推演的时候,都并非是马云所知道的,按照将领的经验来判断。
  而是根据地形,路程以及行军速度,后勤补给,经过详细的数学计算以后,最后在辽东半岛的地图上。
  刘伯温用炭笔,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
  这条线由三座城池组建成为一条防线。
  而这就是明军登陆狮子口以后,需要尽快占据的三座城池。
  而后就是看十五天以后的战况如何发展了。
  按照马云以往的经验,这时候作战会议开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至于说占据了前线三个据点以后,到时候该怎么打,那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了。
  至于说提前就相好策略方针,在马云看来,那么多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想要提前制定好完整的战术计划,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这一仗,少说要打个好几个月,没准要打到来年呢,这也是能够提前规划好的事情?
  但在马云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在朱启看来,确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朱启不是很懂军事,但起码现在都已经到大明这么多年了,跟着徐达后面也跟了三回了。
  就是近距离接触战场,也不止一次了。
  他的战术素养,已经比一般人都要强不少了。
  而依照朱启在后世的经验来看,参谋的职责,可不就是提前好几个月,规划出战略方针的吗?
  所以说,朱启从一开始,就要求朱棣,徐增寿等人,在谋划战略的时候,不仅要详细到精确数字,而且还要以算数列出来谋划的过程。
  以及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等等一些计划。
  也就是说,在战斗开打之前,就要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变量都考虑进去。
  这才是真正的参谋部,应该做的事情。
  现代的参谋部,本质是就是一个玩数学游戏的地方。
  他们不接触前线战争,但却可以凭借高超精确的数学,还有准确的情报,来策划出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精彩绝伦的战术案例来。
  而参谋部,在一战时候崭露头角,在二战时候开始大放光彩。
  可不要以为这是纸上谈兵而已,纸上谈兵谈的只是简单的战术和兵法而已。
  但参谋部的“数学游戏”,讲究的就是数据说话,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那是一概没有的。
  于是乎,在马云的面前,就看到朱棣,徐增寿等人,开始埋头苦算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