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十八位甲等
作者:梦里寻欢1    更新:2021-12-16 08:22
  这番话,让曹操来了兴趣。
  “程昱,你对此如此有信心么?”曹操笑道。
  程昱笑道:“的确是一篇好文章。”
  曹操颔首,与荀彧,贾诩一起,继续看了下去。
  眼下,曹操,荀彧,贾诩三人便是大魏最强的审核团,这篇甲等文章必须要通过他们的考核,才能算是真正的甲等文章。
  曹操一边看,一边细细的思索着其中的各种逻辑。
  在看到最后一句话时,曹操也忍不住腾地一声站起,哈哈大笑道:“好好好,这篇文章,倒是有几分孤年轻时候的影子。”
  这篇文章不仅狂,而且细致!
  年轻时候的曹操,不也是极为狂妄么?开局一把刀,就敢刺董卓,但其中又不缺细腻,被发现之后就立刻逃跑,顺利逃出了都城。
  说这篇文章有曹操年轻时候的影子,倒也没错。
  “好好好,这篇文章,可封为甲上!”曹操笑呵呵的,脸色终于彻底舒缓了下来。
  就在之前,他还在为没有出人才而发愁,可现在,快乐,啪的一下就来了!
  甲级文章出现了。
  不仅如此,还是一个甲上!
  “嗯,此篇文章的确不错,可评为甲上。”
  “若只是纸上谈兵,此篇文章不足以论为甲上,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他将这些详细步骤都讲出来了,可谓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啊。”荀彧笑道。
  能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也算是润润眼了。
  所有人都给出了评价。
  曹操哈哈大笑,拿着这张试卷:“如此,便能说明,大魏国策没有出错了。”
  辛辛苦苦让万民读书,不就是为了大魏人才频出么?
  现在,也是该收获的时候了。
  几位顶级大臣都呵呵笑了起来,脸上写着满意。
  曹操想了想,又将试卷放下,开口道:“撕开他的名字,孤要看看,若是世家子弟……”
  如果是世家子弟,那这道国策无疑大打折扣。
  因为世家子弟,从小便不缺书读,从他们当中出现大才,也是正常的。
  可这篇文章若是从平民中出现,那才能说明,大魏这道国策,起了大的作用。
  从平民中出现天才,无异于要比世家中出现天才更让人惊艳啊。
  所以,曹操同样在乎这件事情。
  很快,程昱拿起一把小刀,轻轻将卷面上涂贴的削掉,一个名字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徐文安?”
  曹操看了一眼,便是皱起眉头,问道:“诸位世家之中,可有徐姓世家?”
  这么一说,荀彧,贾诩等人纷纷思考了起来。
  程昱则是直接吩咐了御书房外的太监一句,那太监连忙急匆匆的跑去案牍库外,找案牍去了。
  这次报考的人员,统统有一份人员名单,上面详细的会写上家庭,住址,若是世家出身,也会明确的标明。
  所以,只需要一看便知。
  太监去取案牍的时候,曹操等人也没心思阅卷了, 而是安心的坐在御书房内,等待着太监回来。
  许褚站在后方,小心翼翼的道:“主公,困了吗?来一杯阔乐?”
  他的话,很小声。
  连续两天批改试卷,主公想必很困了吧,这时候奉上一杯阔乐,定然能宽慰主公。
  他的话,本是极为小声的。
  可御书房内,闻风而动,瞬间陷入了寂静中。
  贾诩默默道:“给我来一杯。”
  “我也来一杯吧。”程昱不动声色。
  郭嘉看向许褚:“我也想喝一杯。”
  唯有荀彧,面色疑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因为他久不在朝堂,所以并不知道阔乐这东西有多好喝。
  而他们的话,也让许褚面色发苦:“没了,是给主公喝的。”
  曹操大笑:“不必小气,拿出来。”
  许褚只能默默拿了出来,给每人倒上了一杯。
  在座所有人的眼神都亮了,就连一向不透心思的丞相郭嘉,脸上也忍不住出现享受的神情:“好。”
  几人喝了阔乐后,精神抖擞,安心的在御书房等待起来。
  ……
  约莫半小时后。
  那太监终于匆匆忙忙的跑了回来。
  回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份案牍。
  这份案牍,被恭敬的摆在了曹操的面前。
  曹操仔细的看了一眼,然后开始翻阅。
  一张张的翻开,贾诩荀彧等人也凑过来看。
  终于,翻到属于徐文安那一页的文档了。
  上面,并未有过多的介绍。
  “徐文安,兖州人,祖上无人做官,无人封王,是为白丁,会考之前,于兖州充当一教书先生。”
  看到这句话,曹操放心了。
  “现在,孤对大魏国策,充满了信心。”曹操哈哈大笑。
  荀彧看到这一幕,也是大笑起来:“普通的教书先生中,竟然能出现如此大才,倒也是让人惊讶。”
  程昱笑道:“这说明主公的国策没有错误,今年的丙等文章也多出了不少。”
  贾诩笑道:“正是如此啊,只要将这道国策继续下去,以后会有更多的教书先生,成为大才。”
  “大魏国人才鼎盛的局面,很快就能看见了。”
  几位文臣谋士哈哈大笑,曹操也十分满意,亲自拿起笔,在徐文安的试卷上面,勾上了一个甲上!
  如果后续没有甲上文章的话,那这位徐文安便是当科第一了。
  君臣一起,心情大好,继续批阅试卷。
  这一夜,又是无眠之夜。
  但,却收获颇丰!
  因为,除了徐文安之外,大魏朝,竟然出现了十八个甲上的文章!
  这其中,有十位是世家子弟,八位平民白丁。
  这十八位,未来将会是大魏国的栋梁之材!
  至少这样的结果,完全的验证了大魏国策没有出错,万民读书的选择,没有半点瑕疵!
  对大魏国来说,十八位当科甲上,自然是大好事了。
  待批阅到天明,太监已经端进来早膳了。
  曹操这才反应过来,呵呵笑道:“原来已经天明了,诸位不用走了,就在此吃早膳吧,吃完便上朝。”
  饶是曹操这样的枭雄,仍旧有些心潮澎湃。
  因为这意味着,他的计划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距离覆灭五胡,也不远了啊。
  而曹操也会将这次会考的情况,在朝堂上公之于众,再散布天下!
  吃完早膳后,曹操与众大臣一起,走去了大殿。
  此时,百官早已经等候,见曹操他们进来,百官连忙跪拜。
  曹操笑呵呵道:“今日,孤告诉诸位一件好事。”
  “半年前,孤的决策有结果了!”
  “十八位当科甲上,三十二位当科甲中,十六位当科甲下,乙等文章一百二十六篇,丙等不计其数!”
  这,是曹操给满朝文武的一个数据。
  十八位当科甲上?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震撼连连。
  甚至于,他们简直不敢置信,因为当科甲上有多难得,那是不言而喻的。
  历朝历代,能出现四五个当科甲上,就已经很不错了。
  甚至于,每年考试,都不一定有一个当科甲上。
  而现在,直接出现了十八位?
  若是换做隋朝科举制之后,便也就意味着,出现了十八位状元,五十位进士啊。
  十八位状元……
  这又是什么概念呢?
  可以说,直接刷新了满朝文武的认知。
  “陛下,您此话,可是真的?”御史大夫冲上前来,带着些怀疑。
  御史,就是给皇帝挑错的,偏这位御史遇见了曹操。
  曹操眼眸一转:“你质疑孤?”
  他的眼神,就犹如一只老虎,吓得御史大夫连连闭嘴,赶紧退了下去。
  周围百官纷纷替御史大夫感到可怜,敢怼曹老板,怕不是找死的吧?
  半年前,曹操杀了一半大臣的威慑,可还存在呢。
  笑眯眯的望着众臣,曹操大手一挥:“来,将十八位当科甲上的文章,递给百官传阅一番。”
  十八位太监递上文章,站在那里,供百官们拿起观看。
  百官们也不迟疑,纷纷上前,拿起文章便看。
  这一看,百官们有的惊呼,有的陷入了思索,有的眼神更亮,犹如大灯泡。
  甚至,有的文章直接启发了他们攻五胡的思想,顿时让他们拍手叫绝:“妙!妙!妙啊。”
  可以说,这十八篇文章,震撼了一大半的官员。
  剩下一小半,也是带着些嫉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