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病急乱投医(第十更!)
作者:纸花船    更新:2021-12-08 18:43
  终于完了,吐血了兄弟们,跪求一发正版订阅支持啊!小船多谢!
  ~~~~~~
  正应了《墨菲定律》的那个神推论,越害怕什么,偏偏越来什么!
  等消息传递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崇祯皇帝的兴奋很快便是被压制的无影无踪,整个人再次颤抖起来。
  但是……这次却并不是兴奋的颤抖,而是……震惊,愤怒,害怕,恐惧……
  明军主力的后路,居然被清军给抄了……
  就算崇祯皇帝再不懂兵事,也知道这到底是何等恐怖的东西啊。
  这稍有不慎,瞬间便是满盘皆输。
  刚才所有的讨论,兴奋,瞬时便是要化为泡影,沦为笑料。
  众人一看天子的模样,便是已经猜到了许多,都有些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说半字。
  心中更是在猜测不已,难道,主力吃败仗了?
  可天子一时不把这情报传递下来,他们也只能是忍着。
  好半天,崇祯皇帝这才是稍稍舒缓,让王承恩把情报给大佬们传阅。
  这就是洪承畴的高明之处。
  笔架山大捷和明军后路被包,洪承畴几乎是同时知晓,但,发往朝廷的时候,他却是分开来,让天子和朝廷的大佬们先高兴一下,有个时间,然后,再告知他们形势的危机。
  如果放在寻常,洪承畴说不定还真不会这么做,毕竟,这样传递消息,多跑死几匹好马是肯定的了。
  但此时,为了大局,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不那么仓促,洪承畴也只能是穷其所有了。
  随着消息通传开来,皇极殿内又是一片纷杂。
  纷纷讨论起了现在该怎么办,锦州还要不要,主力要不要突围?
  但是,依照现在的着这种状态,效率,以及流程,估计讨论个十天半月也不会有结果的。
  ……
  同一时间,笔架山大营。
  徐长青此时已经收拾完毕,与姚恭,吴三桂,曹变蛟,王朴,刘正杰,刘宇等人,来到了阵前,观察西侧两白旗精锐的动向。
  现在各方面虽是都极为纷杂,但形势已经趋向于明朗。
  明清双方的主力战场,不再是正面,而是换做了此时的笔架山西线!
  如果清军要合围,那~,没的说了,明军想要不被包饺子,只有死战这一条路!
  必须要守住笔架山大营和这个缺口,拼死突围!
  如果清军不合围,那,就继续维持目前的态势,看谁先沉不住气。
  阵前的高台有十几米高,站在这么高的位置,加之今天天气不错,可以清晰的看到西线两白旗先锋的动向。
  他们已经在那条巨长的壕沟周围扎下了数个营地,开始南北向的大量挖掘壕沟土墙,做足了防御的姿态,并没有东进的意思。
  这让众人的脸色都是稍稍缓和了一些。
  不过,一时也没人说话。
  徐长青此时面色也是稍稍放松。
  大框架在,大明的公信力便在。
  这就使得那些逃跑高手们,就算有心思跑,却是也不敢轻易跑,必定要卡在位置上,动惮不得。
  可这究竟不是长久之计。
  皇太极和多尔衮他们肯定也是早就看穿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围三缺一’,不急于贸然。
  而就算用脚指头想,徐长青也能猜得到,按照目前这种压抑的对峙状态,九成九,肯定是明军这边会先出问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几十年来,清军的底子,效率,执行力,早已经压制大明不止一筹!
  就算徐长青是穿越者,此时究竟实力有限,也很难真正破局,只能是等待机会。
  “哒哒哒!”
  就在这种沉闷之间,北方忽然有数百精骑飞速掠来,是明军。
  众人目光顿时被吸引,纷纷看过去。
  很快,来人便是到了阵前,是个副将,高呼道:“某是松山副将夏成德,奉督臣之命,请徐长青徐爷去中军议事!”
  夏成德怕这边听不明白,接连重复了数次。
  高台上,众人的面色都是变了。
  尤其是吴三桂,曹变蛟和王朴这三个总兵官。
  什么情况?
  督臣居然让徐长青这个小游击去议事,而不是他们三个总兵?
  而刘正杰和刘宇也是目瞪口呆,几如满眼都要冒金星了。
  什么是宠信?
  什么是信任?
  这就是啊!
  徐爷就算年纪轻,可在督臣的心目中,这等分量,简直了。
  吴三桂很快便是沉寂下来,英武的脸孔上沉寂如水。
  嫉妒么?
  说实话,他此时的确有是点嫉妒徐长青和洪承畴的亲昵,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洪承畴为什么会叫徐长青去中军议事,而不是叫他和曹变蛟、王朴?肯定是为了守卫笔架山要塞!
  须知,就算徐长青名头几乎要盖过他吴三桂了,可徐长青手里的实力,别说跟他吴三桂比了,便是刘正杰和刘宇都比不过。
  他吴三桂又担心什么?
  这边,曹变蛟和王朴很快也是想明白过来。
  王朴笑道:“徐兄弟,恭喜了啊。”
  曹变蛟虽是没说话,但是却用眼神对徐长青示意,一切小心。
  徐长青脸上没有什么波动,可心中却是翻起了惊涛骇浪!
  “夏成德?”
  “夏成德?”
  这名字怎么就这么熟呢?
  穆然,徐长青终于想起来,这不就是跟清军里应外合,直接破了松山城的罪魁祸首、大汉奸吗?
  洪承畴现在叫他来传令是什么意思?
  还是,夏成德此时已经叛变了,要找机会做掉自己?
  夏成德此时嗓子都快喊哑了,大呼道:“徐将军,请速速前去中军,督臣在等着你。”
  看着夏成德着急的模样,徐长青想了一会,还是决定过去看看。
  不说夏成德人并不多,只有百多号,就算真的有真满洲在后面埋伏,徐长青也不虚,对自己的身手有足够信心。
  如果真的能借此为突破口,让时局发生变动,那绝对是赚的。
  很快,徐长青带着赵增金、二狗和七八十号亲兵,二百多战马,快速来到了这边。
  徐长青此时有近三百匹战马,虽说有小两百匹都是从金自兼那边缴获的高丽小矮马,爆发力不怎么样,但这些高丽马耐力都不错,两百多匹马在,碰到真满洲主力徐长青也有应对余地。
  夏成德一看到徐长青,顿时露出了讨好笑意:“徐爷,真对不住了,督臣的命令,某也没的选。咱们快些出发吧,您今天还能赶回来。”
  夏成德的讨好几乎是从骨子里渗透出来,不像有心虚的模样,这让徐长青反而有点微微不适应。
  难道,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简单聊了几句,两边人马汇成一股,快马朝着北方飞奔而去。
  或许是徐长青对洪承畴的建议起到了作用,一路过去,到处都是明军的夜不收,他们几人十几人一队,几乎是连绵成片。
  看得出,吃了之前的接连两次大亏,洪承畴似乎把各部能派出来的夜不收都派出来了。
  一路非常顺利,夏成德一直把徐长青送到了中军,这才有些依依不舍的离去。
  徐长青眯着眼睛看着这厮离开,心中一时略有翻滚。
  夏成德此时的模样,绝不像是已经投靠了鞑子。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没有了选择的选择,谁又会去轻易投靠鞑子呢?
  明军这边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漏洞、弊病,生活艰辛,但那多是底层大头兵的事儿,军官们的生活,绝大多数都是有着保障的。
  夏成德此时的表现,也让徐长青提起了不少信心,大明的公信力还未失啊!
  当然,这厮究竟是二五仔,决不能不防!
  中军地势稍高。
  站在这里,可以清晰的俯瞰周围阵势,对面清军阵势也能看个七七八八。
  徐长青没有着急去找洪承畴,而是仔细审视了一下周围的状态。
  此时,整个明军战阵已经进入了全线防守状态,到处都是在辅兵、民夫在加固工事,收缩防御。
  除了南乳锋山这一小片区域内,还留有一部分杨国柱部的宣府镇军,李辅明的山西兵早已经撤下来。
  整个大战阵由一条锋锐的进攻线,逐渐变成了圆滑稳固的椭圆形,以身后的松山城为核心,密布交错。
  这看起来虽是有点憋屈,却让徐长青心神大定。
  这种状态,明军只要能稳固防守,就还有跟清军打正面的机会!
  只是……难度有点太大了。
  徐长青紧紧抿着嘴唇,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个状态,清军的战阵严丝合缝,是根本不可能破局的,只能是继续等机会!
  找了个井口,让士兵打了盆水洗了把脸,徐长青理了理精神,这才去面见洪承畴。
  此时,洪承畴刚刚结束了军议,正在他的大帐内疲惫的养神。
  徐长青是被洪承畴召见,过来简单通禀便是直接来到了洪承畴的大帐内。
  看到徐长青过来,洪承畴精神稍稍好了些,见徐长青要行礼,笑着摆手道:“小鬼机灵,你我之间,无需多礼。过来坐,先喝杯茶。”
  徐长青肯定不会当真,规规整整的行了礼,这才是笑着来到了洪承畴身边:“督臣,卑职来了。”
  洪承畴重重点了点头,看着徐长青英武的脸孔,整个人都是有了希冀,笑道:“小鬼机灵,笔架山这一仗打得好啊!如果不是你机灵,咱们的主力恐怕都要崩盘了。”
  徐长青苦笑:“督臣,可惜卑职没能第一时间察觉到两白旗在西线的动作。”
  洪承畴摇头:“兵者,诡道也!东奴王族皆是百战宿将,军力也要胜过我大明一筹。就算早发现了清军动向,恐怕,对咱们而言也不是好事!”
  “……”
  徐长青没想到洪承畴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这绝对是诛心之言了,一时也有些摸不到洪承畴的思路了,只是恭敬的看着他。
  洪承畴苦笑:“小徐,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到了这个份上,再和稀泥,糊弄自己,还有什么意思?”
  说着,洪承畴脸色郑重起来,看向徐长青的眼睛,“小徐,你虽然年幼,但是脑子活,好使,吾现在,也是真找不到商量的人了。你来说说,你有没有什么破局的好办法?”
  徐长青一时有些无言。
  老洪这是有点……病急乱投医了啊。
  不过,到此时徐长青已经非常了解洪承畴,洪承畴就算是‘病急乱投医’,心里话也绝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此时,他找自己过来,只能说明一点,老洪还不服输,还存着希望!
  只是,就算徐长青心中早有筹谋,却又怎能跟洪承畴表露?
  徐长青紧紧抿住了嘴唇,陷入了思虑。
  帐内的气氛很快愈发的压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