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1-12-07 17:41
  从硬盘的结构分析,电机带动硬盘盘片高速旋转,通过磁头臂的摆动读取盘片数据信息,转动部分的润滑剂在低温环境下很可能处于半凝固状态,从硬盘加电开始运转到完全进入正常状态的时间比环境温度较高时慢得多,而现在的主板都支持快速自检功能,在硬盘还没有进入正常状态的情况下已经完成了IDE的检测,当然无法找到硬盘。
  开机进入BIOS对照主板说明书查看有关快速自检功能的选项,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中有一项“Delay IDE Initial”,就是延缓IDE设备初试化的等待时间,可设置范围为0-15,单位为秒,默认情况下为0。把数值设为15秒,保存退出重新启动计算机,主板在检测IDE设备之前并没有等待15秒钟,还是没有找到硬盘。是不是主板BIOS有Bug呢!换上我的80GB硬盘,以最快的速度安装好系统,驱“猫”到“驱动之家”,在http://www.mydrivers.com/dir74/d29987.htm页面中找到了升技IS7的最新1.5版BIOS,下载刷新,换回20GB硬盘,再次把“Delay IDE Initial” 数值设为15秒,重新启动,检测完内存系统停顿,15秒后才开始检测IDE设备,顺利识别出U5 20GB硬盘。
  三、液晶显示器无显示
  由于工作需要,单位给配备了一台奇丽CMV-1515液晶显示器,几个月来工作都很正常。进入冬季,液晶显示器却出现了问题。在开机时,屏幕上出现类似杂波干扰的光栅闪烁,同时还能听到像继电器“喀哒喀哒”的吸合声。此时主机的硬盘灯还在闪烁,一会儿从音箱中发出进入桌面的声音,看来系统还在运行。换用旁边的一台普通CRT显示器,图像显示正常,再把液晶显示器换到旁边的主机上,故障依旧,看来是液晶显示器的问题了。
  打车到电脑城更换,在经销商那里液晶显示器却显示正常。经过咨询得知,液晶显示器需要适宜的工作环境,在说明书中也标明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为5℃~35℃,湿度20%~80%。而单位办公室里早晨的最低温度也就在5℃左右。回单位实验,打开空调当环境温度达到20℃时,再打开液晶显示器,屏幕显示正常,看来当初液晶显示器无显示就是温度太低的原因。
  一般我们只注意在夏天给电脑降温,防止高温引起的硬件故障,没想到冬天电脑也需要保暖,否则低温也会使我们的电脑罢工,给电脑创造一个“冬暖夏凉”的环境吧,让电脑舒舒服服地为我们工作。
  =======================================================
  电脑中毒前的征兆有哪些?
  电脑中毒的征兆
  在电脑病毒已不再陌生的今天,计算机病毒已经由原始的磁盘带入,变为现在的诸多渠道同时攻击。你也许一直都在担心,我的电脑中毒了吗?下面就将电脑中毒时可能出现的症状汇总如下:
  1、电脑运行比平常迟钝,反应相当缓慢,出现蓝屏或死机。
  2、程序载入的时间比平常久,有些病毒能控制程序或系统的启动程序,当系统刚开始启动或是一个应用程序被载入时,这些病毒将执行它们的动作,因此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载入程序。
  3、对一个简单的工作,磁盘似乎花了比预期要长得多的时间。例如:储存一页的文件若需一秒,但病毒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寻找未感染的文件。
  4、出现意外的声音、画面或提示信息及不寻常的错误信息及乱码。尤其是当这种信息频繁出现时,表示你的系统可能已经中毒了!
  5、当你没有存取磁盘,但磁盘指示灯一直在亮。硬盘的指示灯无缘无故一直在亮着,说明电脑这时已经受到病毒的感染了。
  6、系统内存或硬盘的容量忽然大量减少。有些病毒会消耗可观的内存或硬盘容量,曾经执行过的程序,再次执行时,突然告诉你没有足够的内存可以利用,或者硬盘空间突然变小。
  7、可执行程序文件的大小改变了。正常情况下,这些程序应该维持固定的大小,但有些病毒会增加程序文件的大小。
  8、文件奇怪消失。
  9、文件的内容被加上一些奇怪的资料。
  10、文件名称、扩展名、日期、属性被更改过。
  =======================================================
  电脑中为什么没有“B”盘?
  在计算机刚诞生的年代,还没有硬盘,那时数据存储主要靠软盘。软盘驱动器按照顺序占据了A和B盘符的位置,后来随着硬盘的应用,它只能按顺序占据C盘以后的盘符了。
  A是给3.5英寸软盘预留的
  B是给5.2英寸预留的
  =======================================================
  电脑装机时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高端处理器决定一切
  在很多用户眼里,是否使用P4处理器已经成为了衡量电脑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品牌电脑铺天盖地的宣传。当然,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针对品牌电脑或者P4处理器的问题,而是让大家理解如何更加理性和正确地选择处理器。CPU在电脑整机里起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有一颗好的CPU并不代表是一台好电脑。
  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品牌电脑的配置单上看到频率很高的P4处理器,但受生产成本和产品定位的影响,品牌电脑在其他配件的选择上却显得不那么合理:比如不少品牌电脑经常使用SiS或者VIA的低端P4芯片组,未能充分发挥P4处理器的优势;其次,它们大都使用性能低下的集成显卡,稍有起色的也只是配备64bit显存的GeFroceFX 5200或者Radeon 9200SE显卡;最后,256MB内存对于一台中高端电脑来说也是不够的。
  对于这样的电脑,虽然CPU性能强劲,但受其他配件的影响,性能有可能还不如一台配置合理的赛扬D电脑。如果您是一位商业用户,购买上述品牌电脑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您是一位追求性价比和3D性能的普通用户,盲目追求P4或者Athlon 64等高端处理器就显得不那么明智了。
  但目前的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认为只要选好CPU,其他配件无所谓。在这种错误理念影响下甚至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用户的预算很紧张,却点名要买P4 3.0GHz或者Athlon 64处理器。这样的机器不是配不出来,而是极大的不合理——没有稳定的主板、没有足够的内存、没有强劲的显卡、没有优秀的电源,再好的CPU也只能是个摆设,而且浪费了宝贵的金钱。
  误区二:高主频=高性能
  购买CPU的时候,主频往往是大家最关注的一项指标。对于同核心、同系列的产品来说主频越高当然性能就越好,比如P4 2.8C性能好于P4 2.4C,Athlon XP 2800+好于Athlon XP 2500+,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处理器之间就不能通过简单的频率对比来衡量处理器的性能。
  比如AMD的处理器,它们的主频都比较低,但由于流水线短,整体性能并不差。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Athlon XP 2500+处理器只有1.83GHz的主频,但是在游戏性能上却好于P4 2.4C。再有,采用Northwood核心的赛扬处理器(俗称赛扬四),即使频率再高也始终不如P4处理器的性能那么优秀和全面。
  上述问题现在很多网友都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讲另一个方面。目前AMD低端的Sempron处理器中,2200+和2400+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两款产品。而Sempron 2500+由于在名称上沾了Athlon XP 2500+的光,很多朋友对它也是情有独钟。实际上,Sempron 2500+主频为1.75GHz,2400+为1.67GHz,主频相差不足100MHz,价格却差了足足100元。想想看,这80MHz能有多大的性能提升,如果这100元加到显卡上,即可以由499的标准版9550买到599的预超频版了。所以,购买CPU的时后,不要片面追求主频的高低,高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三:产品型号模糊不清
  “我要七彩虹的9550。”这是一句在市场中经常能听到的话。现在各类板卡的型号分得很细,就比如七彩虹的9550显卡,实际上可分为镭风9550 冰封骑士(64MB、499元);镭风9550 CF白金版(64MB、599元);镭风9550 冰封骑士战神版二代(128MB、800元);镭风9550 CT冰封骑士(128MB、799元);镭风9550 CV版(128MB、510元);镭风9550 CF白金版(64MB、499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