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作者:粉红色的猪尾巴(唐韫)    更新:2021-12-07 13:51
  因此,也看不到他明亮的眼中此时浮动的一层薄薄水气。
  他不得不停顿了一会儿,才又说道:“御史府已被查封,回京之后,你去何处安身?”
  烟络这才抬头看他,道:“你不用担心我。”
  他却笑道:“恐怕日后想要担心,也担心不到。”
  烟络深吸了口气,平静地答道:“沧海和亘木都在,他们会安排。”
  “那……就好。”李希沂微笑着点了点头,话音有些飘忽。
  “嗯。”烟络也附和一句,犹豫了一下,不放心地说道,“你要好好的。”
  “嗯。”他也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都结束了么?
  烟络望着他的背影,心里痛了起来。
  可是,为何她还会这样心痛?
  与此同时。
  距且末西不过百里地。
  突厥军营。
  可汗牙帐里,灯火通明。
  一名士兵急奔入内,跪地道:“禀可汗,探子回报,河西军与陇右军已撤回昨夜驻扎之地!”
  首席之上,都顿缓缓捋须,笑意高深莫测,却阴寒刺骨。
  右席的突伦叶护举杯道:“恭喜可汗,可汗已借巫术诅军之法退了河西军,此乃天助我突厥!”
  都顿笑道:“突伦叶护以为下一步该如何?”
  突伦道:“河西陇右军既已退兵,我突厥应趁势还击!”
  “如何还击?”都顿慢慢举杯,目光斜视着如血的烈酒,看似不经意,却一字一字道:“汉人自古狡诈,若不加以重创,我突厥王朝如何能顺利入主中原?”
  杯中烈酒妍丽如血,于手指间摇动着殷红的光芒。
  见可汗一席话里颇有深意,突伦了然一笑,问道:“可汗可曾听说过汉人的反间之计?”
  “反间计?”都顿双眼里隐隐有一闪而过的亮光。
  “汉人有句话,”突伦笑道,“叫做‘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臣弟建议可汗不妨拿来逆意一用。”
  都顿不语,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突伦会意道: “将在外,既然君令有所不受,那么,君岂会无忧?倘若战事蹊跷而止,可汗以为,李家皇帝对这在外多时之将会做何感想?”
  都顿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笑道:“弟弟打算如何做?”
  突伦冷笑,道:“可汗可还记得咱们俘获的那名督军?”
  都顿眼角起了一丝幽冷的笑意,却不动声色道:“单凭小小督军一面之辞,如何叫老谋深算的皇帝认定他自己的儿子也会通敌?”
  突伦道:“倘若有太子于一旁侧击呢?”
  都顿顿时大笑,“太子?”
  “不错。”突伦答道,“太子欲取帝位,早已急于拔除睿王爷这颗眼中钉。此计原也是太子身边谋士谋划,而我突厥只须小小相助,一来可以解当前之忧,二来,睿王爷不除,亦不利我突厥问鼎中原。况且,太子已承诺岁贡突厥,既然太子已显出诚意,可汗何不成人之美?”
  都顿闻言冷笑,“区区岁贡,我突厥王朝还不将它放在眼里。”
  突伦道:“可汗之志固然不在于此,不过,臣弟以为,依眼前形势,只要除掉睿王爷,对我突厥眼前乃至日后皆有数不尽的好处。”
  都顿想了想,道:“回书李潜,就说我突厥笑纳其美意。”
  突伦含笑施了礼领命而去。
  夜更深。
  戈壁上寒风刺骨,偌大的砂砾夹在风中,打在身上生痛。
  他却丝毫不曾查觉。
  他内心的恐惧不在于此,而在于死亡。
  从突厥人的疏忽中一路发了狂一般地奔跑,身后有箭镞划空而来的低鸣,他也无暇去想太多,念头里只有一个字——逃!
  也不知跑了多久,依稀见到前方的篝火,一时间欣喜若狂,近了才从脚底生生冷了彻骨。
  还是突厥人的牙帐!
  他小心翼翼地蹲在草丛中,低声喘气。
  远处,竟然传来几个脚步声。
  越来越近,却不同寻常地越来越轻。
  他屏息,一动不动。
  终于,脚步声停在了离他很近之处。
  一阵沉默,只得风声。
  一个男人的声音缓缓响起,却刻意压得很低。
  他听在耳里,心里一凛,那是突厥的语言,来人果然是突厥人!
  男子似乎在打量四周,脚步声又响了几下,然后像是终于觉得安全,才又说道:“可汗果真是另有打算。”
  另一人不以为然地答道:“丘豆伐,你这又是哪来的鬼话?我突厥已经一败涂地,你还说可汗另有打算?”
  “沙钵略,”被叫做丘豆伐的男子声音明显不悦,“这可是我亲耳听到的!”
  “可汗的军事机密怎会让你这守门的侍卫听到?”沙钵略一副不以为然的口气。
  蓦地,一个重物砸在地上,声音很闷。
  却见沙钵略叫道:“好好说话,你这是做什么!?”
  “沙钵略,”男子咬牙切齿地说,“我丘豆伐何时骗过你?”
  “好罢。”沙钵略道,“你听到了什么?”
  丘豆伐答道:“你可千万保密。”
  “你说罢。”沙钵略一听口气有些急了。
  草丛里的人更是屏住呼吸,一颗心悬到喉头。
  丘豆伐再看了看四周,道:“可汗与汉人的那个王爷约定了讲和退兵,那个王爷还允诺要给我突厥岁岁贡俸。”
  “汉人的王爷?”
  “对!就是从汉人长安领兵来的那个王爷!”
  “那……他为何对我突厥人这样赶尽杀绝?”
  丘豆伐附在他耳边说话,声量又低了低,道:“那个王爷像是要做皇帝,请可汗助他。”
  “汉人的皇帝,与我突厥何干?”
  丘豆伐笑答:“我怎么知道?可汗说了句‘你们汉人不是有句话,叫做攘外必先安内?王爷果然是聪明人’。沙钵略,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沙钵略道:“那个王爷要反了么?他可真是想让可汗帮他做皇帝?”
  丘豆伐爽快地笑出声来,答道:“我不管,反正不用打仗,又有肉吃就好!”
  然后,两人笑着低语离去。
  他蹲在草丛里,浑身冻僵,凉到了心里。
  长夜漫漫。
  数月来的厮杀,却是这样可憎的一个结局么?
  他,领督军之命而来,如今,一定要活着回到长安!
  次日夜里,天色幽蓝,感觉很凉。
  军营里谨然有序地忙碌着,为了明日继续远行。
  回京的路,对大多数人而言,无疑是愉快的,独独对他——不是。
  烟络坐在他身边,见他一言不发地还在忙着,叹了口气,过了一会,又叹了口气。
  以为他看不见,他却突然扔下笔,看定她问道:“烟络,你在叹什么?”
  她一怔,知他在意,却道:“没什么。”
  他侧过身来,专注地看着她良久。
  她终于抵不过他眼里的纵容,回答道:“你为何不服五石散?”
  他笑了笑,继续低眉去看几上的文书,“我无碍。”
  “可是,”烟络道,“你终究去过河滩。”
  “你服了么?”他再次放下笔,认真地问道。
  烟络点头。
  “你怕我会染给谁么?”他淡淡地问,复又扭过头去。
  烟络看着他的侧脸,道:“你这是什么话?”
  他不语,凝神批阅。
  烟络渐渐火大,一手推开他手里的文书,提高了嗓门道:“你想死么?”
  他在她的怒意里竟然微微一笑,只安静地看着她,连呼吸也轻盈得过分。
  烟络气得不轻,道:“你……你不想做你的大事了么!?”
  他笑,语气很轻,说得极慢,“烟络,我很累。”
  这一刹,她心中一阵绞痛,她看着他,叹道:“事到如今,你却这样说。”
  他还是微笑,脸颊在烛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我明白。”
  烟络道:“你明白你不能半途而废,因为一旦败了,牵连的不止你一人。”
  他点头,柔声道:“所以,我自有分寸。烟络,你想问什么,尽管问罢。”
  烟络久久望着他含笑的脸,见他识破了她眼中忍不住的疑惑,低声问道:“我一直不明白,你既不是真心愿意,又为何想做位高不胜寒的那个人?”
  他听着,勾起唇角,便是一抹迷人的笑容,而那笑容却如严冬的阳光,虽竭力温暖仍无法驱除遍地寒意。他看着她,目光如水,“还记得我在谷里遇见你么?”
  “嗯。”烟络轻轻应了一声,这时谈起来总觉得心里止不住泛上苦涩的沧桑。
  他微笑道:“你曾问我,当时微服出游为何还会受伤?”
  “嗯。”烟络在他的笑容里,渐渐心痛到不能忽略。
  他伸手轻轻抚过她的脸颊,指尖传来的是意外的温暖和轻盈,然后他叹了气,道:“当时之伤乃是拜二哥所赐。他一心除我,却不知父皇当年早已下诏,继大位者自是只得二哥一人,而我皇娘注定是要领旨陪葬的妃子。”他轻轻呵出一口气来,那一团热气很快在冰凉的空气里,冷着散去,不留一丝痕迹,“两年前……杜瑾于皇史晟……偶然翻见父皇预留的这道圣旨。”
  突然就这么安静下来。
  静得令人窒息,如溺在深水的不堪重负的窒息。
  唯独灯花燃烧出细微的声响,在寒夜里竟也有丝丝凉意。
  烟络立在那里,挣扎着看着他微微低眉的样子,心如刀割。
  他却对她极其轻柔地笑了。
  那样的笑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