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20
  一九五五年十月实行公私合营。——第291页。」)这样企业的总管理处,一般应该暂时保存,在专业公司底下作为一个分支机构。单独一个厂有总管理处的,应该取消,把人员分到工厂里面去,或者分到专业公司里面来。专业公司都应该设立董事会。董事会开会,反映资方的意见,公方代表也可以参加。还可以安置一些人,有些老弱,当一个董事,可以拿一点钱。同业公会(注「同业公会——是工商业者所建立的地区性的同行业组织。在旧中国,多为同业内大户或封建把头操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组,成为工商业联合会领导下的专业性组织。——第106、151、291、315页。」)的组织也应该保存,不要一下子取消,取消之后,那些人就没有饭吃了。资方的实职人员(不是挂名不做事情的股东),应该广泛地吸收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工作。每个行业的代表人物,都要给他们一定的地位。上海的三笔公司,经理是我们的,副经理一个是吴羹梅,另外一个是汤蒂因,女的,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种副职将来还可以多设一点。党应该派许多有能力的干部到专业公司里面去工作。在一个时期里,这种公司的重要性并不下于国营企业,因为在那里要跟资本家斗争,既要改造企业,又要改造资本家,使他们从依靠剥削为生变成依靠自己劳动为生。这是很复杂很艰巨的任务。
  第六,全面规划,加强领导。首先是要有生产规划,并把私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设备,列入各行各业的国家计划之内。这件事情,应该以中央有关部门为主,地方为辅。其次,要有社会主义改造的规划。规划应该分行业,分先后缓急,分地区,分进度。这一工作要以地方为主,与中央各有关部门一起合作进行。应该看到,我们在改造中间定出的许多办法,因为是刚刚开始,实行起来会有困难,而且困难还会不少,忽视和轻视这些困难是错误的。应该分期分批,不要一声号令,就立刻全面铺开。
  要加强教育工作。对党政干部,私营企业的职工,私营企业的资方人员,都要进行教育。要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我们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包括部长、副部长、局长这样一些人,思想上要搞通,把它看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要看到,这不只是几个领导干部的事情,要对各方面同私营企业接触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广泛的教育。从“三反”(注「“三反”指一九五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五二年十月在国家机关、部队和国营企业等单位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第158、170、195、200、248、292页。」)、“五反”(注「“五反”指一九五二年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第168、195、201、248、292、303页。」)以后,我们好多国家工作人员怕和资方接触,怕被资本家腐蚀。当然,现在被腐蚀的也有,但主要的是不敢接触。要找出既不怕被资本家腐蚀,又能够依照党的政策办事的干部作为典型,来进行教育。和资本家混在一起,把自己的立场丢掉了,腐化了,是不对的;不和资本家来往,放弃对资本家的改造和教育,也是不对的。要有来往,又不腐化。天津有一个女老板,她看到公方代表开会回来,忙得很,饭也没有吃,给他煮了一碗面,公方代表就拍桌子说:“你腐蚀我吗?”这就不近人情了。所以,应该对公方人员、党政干部进行教育,要懂得怎么做统战工作。对私营企业的工人和职员,也要进行教育。私营企业改变成为公私合营的企业,这种制度上的变更,不可能不涉及职工的利害关系,所以要进行教育。在北京棉布店合营的时候,有一些工人说,到国营来好,我们是愿意当公家人的,但一怕工作强度大,二怕降低工资,三怕讲了话不算数。解放以后,在私营企业里,是工人讲话算数,资本家只能听,但是到国营企业里就不同了,经理、厂长也是工人阶级,而且是企业里的头头,他讲话才算,你讲话不能完全都算。所以工人觉得他们的地位不如在私营企业里了。但是总的说,他们是愿意来的,因为这个饭碗是“铁”的,给国家做工比给资本家做工好。我们改造私营企业靠什么人?派进去的干部是有限的,主要的是要靠私营企业的工人和职员,要改造企业,必须依靠他们,因此要把他们的思想搞通。还要对资本家本人和资本家家属进行教育。工商联座谈会(注「指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一日至二十一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商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和陈毅到会讲了话。这次会议是进一步推动全国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次会议。——第293、324页。」)上反映,好多资本家说:“我们通了,但是老婆不通。”也有人讲:“两个副总理讲了几个钟头,但是回去还不抵老婆一席话。”所以对资本家家属的教育很重要。
  要在党内党外广泛地宣传我们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针、政策。中央各个部的部长、局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要自己去抓。在政府各有关部门里,应该设立管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专门机构。现在我们不是人多吗?可分一部分人出来,专门作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工作。各地方党委和中央有关各部,应该在明年一月底作出一个对本地区本部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轮廓计划,规定先改造哪几个行业,后改造哪几个行业,哪一年改造到多少,哪一年完全改造好。中央准备在明年三月,提出一个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初步规划。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会议上的报告。」
  公私合营中应注意的问题(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公私合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现在各大、中城市都在搞公私合营,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从北京开始发起全行业合营后,全国各地的私营工商业很快都公私合营了,天天敲锣打鼓,放鞭炮。但是应该看到,现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工作仅仅是开始,并不是已经结束了。因为实现公私合营,需要清产核资,安排生产,改组企业,安置人员,组织专业公司,等等,而这些工作都还没有做。我们先批准合营,等于把要做的工作放到后边去做。这是需要注意的。
  第二,商店中的大店、小店,连夫妻老婆店,统统合营了。以北京为例,私营商业共二万户,雇店员的不到一万户,百分之五十以上是不用店员的。政府对于不雇店员的商店本来是要采取经销、代销的方式,但是高潮一来,他们天天敲锣打鼓,放鞭炮,递申请书,要求公私合营。没有办法,只好批准。他们人数很多,铺子很多,如果一律采取对待资本主义商业那种方式,对营业是不利的。比如我家对门的一个小铺子,只能站两个顾客,但是他卖的东西适合那个地方群众的需要,有文房四宝(注「文房四宝——是对笔、墨、纸、砚四种书房文具的统称。——第295页。」)、牙刷牙膏、针头线脑,直至邮票,样样都有。这种小铺子看居民需要什么就卖什么,对群众很方便。他们卖的方法也跟百货公司不同。百货公司的信封,是成扎卖的,他们一个也卖。百货公司的信纸是成本卖的,他们一张也卖。售货时间也不一样,百货公司是八小时工作制,到点关门,他们是晚上十二点敲门也卖东西。这样的铺子居民很需要,所以能够存在下去。如果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干不干二斤半,做不做二尺五(注「二斤半——指供给制时期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包括主食和副食)是二斤半小米。二尺五指穿的衣服(上身)是二尺五长。这里借用来说明,平均主义的做法是不行的。一一第295页。」),一律三十块、三十五块发工资,我相信品种就不会那么齐了,半夜十二点钟门也敲不开了。全部改变以后,他们的经营积极性就会大为降低,对消费者造成很大的不便。所以,对这些人要继续采取经销、代销的方式。这种小铺子可以向两方面发展,一部分吸收到国营公司里来,或者变成公私合营的商店;还有一部分,在很长时间里要保留单独经营方式。手工业者、摊贩等,更要长期让他们单独经营。比如雕刻,如果这种人也组成合作社,进货是统一的,销路是统一的,那他的手工艺品就做不好。北京的馄饨担怎么办?上海弄堂里的白糖莲心粥怎么办?对他们应该很宽很宽。他要求加入合作社,也只能是挂个牌子,报个名,登记一下就算了。把他们组织起来,每个人要在一个小组,统一进货,统一经营,统一核算,那就有一种危险,即馄饨皮子就不是那么薄,而是厚了;肉不是鲜的,而是臭的了。所以要长期保留这种单独经营的方式。把他们搞掉了,对人民对国家都是不利的。我们是要改组工商业的,但并不是每个小厂统统需要改组,也不是所有的商店都要调整。如果轻率地并厂并店,就会给经济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第三,私营工商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有的生产方法,经营方法,应该在一个时期以内,照旧维持不变,以免把以前好的东西也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