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20
  今天是新干部,明天就是老干部了。希望互相之间打破隔阂,多多了解,很好合作,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起更大的作用。老同志必须信任新同志,放手让他们工作,同时帮助他们克服弱点。新同志要尊重老同志,教老同志文化和技术。只有双方都明白了这个道理,认识靠拢了,才能更好地合作。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欢迎赴东北考察团归来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当时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制止物价猛涨(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制止物价猛涨*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一、自十月十五日以来,沪津先导,华中、西北跟进,全国币值大跌,物价猛涨。到今天止,以七月底为基期,物价平均指数:京津已涨达一点八倍,上海涨达一倍半,华中、西北亦与此相近。此次物价上涨,除部分地区有特殊原因(如上海棉花贵、棉纱销售快,华北灾区及棉产区粮贵等)外,根本原因则在纸币发行的大量增加。七月底为二千八百亿元(注「这里指当时流通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自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起发行新的人民币,代替原来流通的人民币。新币一元等于旧市一万元。——第1、29、32、38、51、54、84、94、113、147、158、166、168、190、193、200、212、228、238、260、269页。」),九月底为八千一百亿元,十月底为一万一千亿元,到今天止为一万六千亿元,发行增加近五倍,致使币值大跌,物价猛涨。
  二、自七月底以后,由于我地区扩大,钞票下乡(注「票子下乡——是当时为开展农村金融工作,巩固和扩大人民币阵地,活跃城乡物资交流,所提出的一个口号。——第11、29页。」),农产旺季,工商恢复等等因素,货币流通量是扩大了。七月底发行总数二千八百亿元,按当时的价格折算,等于布一千万匹或粮食二十亿斤(大、小米平均)。目前发行总数一万六千亿元,按现价折算,等于布二千万匹或粮食四十亿斤。七月底与目前的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相同,都是很快的。估计我货币所占领地区已扩大了一倍。依此推算,全国平均物价比七月底上涨两倍多,按这一物价水平,则关内货币的全部需要量为一万六千亿元。因此,目前稳住物价已有可能,半月前希望把物价稳定在九月底的水平则是不可能的。因为十月初至今天止,共发行将近八千亿元,我们手内绝无回笼或抵销此巨大数量货币的物资。不估计到这一情况,想以少量物资,稳住物价,必然消耗了实力,物价仍不能稳住。在目前物价已经涨了两倍的情况下,稳住的可能已经存在,各地均应以全力稳住。为此决定如下:
  (一)以沪津两地七月底物价平均指数为标准,力求只涨两倍或二点二倍。
  (二)东北自十一月十五日至三十日,须每日运粮一千万至一千二百万斤入关,以应付京津需要。东北及京津贸易公司须全力保证装卸车,铁道部则应保证空车回拨。
  (三)为保证汉口及湘粤纱布(注「纱布——指棉纱和棉布。——第2、12、30、33、54、85、95、105、111、117、125、136、145、168、193、207、227、284、340页。」)供应,派钱之光(注「钱之光——(一九○○——一九九四),浙江诸暨人,当时任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第30页。」)先到上海,后去汉口,适当调整两地纱布存量,以便行动。同时催促华中棉花东运。
  (四)由西北财委派员将陇海路沿线积存之纱布,尽速运到西安。
  (五)财政部须自十一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于德石路北及平原省(注「平原省——是旧省名,一九五二年撤销建制,所辖地区分别划归山东、河南两省。——第30、79页。」),拨交贸易部(注「本书中贸易部、中贸部、中央贸易部都是指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当时,贸易部主管国内外贸易。一九五二年八月,贸易部撤销,成立商业部和对外贸易部,分管国内外贸易。——第30、33、39、55、66、71、85、90、124、159页。」)二亿一千万斤公粮(注「公粮——即农业税。由于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故称公粮。公粮按夏秋两季征收,全年统一结算。在革命战争时期,公粮是人民政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公粮仍然是人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由于这个原因,本书一些地方谈到财政收入时,往往把公粮、税收并列提出。这时所说的税收,指关税、盐税、工商税等,不包括农业税。——第7、18、30、40、48、53、63、70、76、85、90、96、99、113、127、144、179、205页。」),以应付棉产区粮食销售。
  (六)人民银行总行及各主要分行自电到日起,除中财委(注「一九四九年七月中旬,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简称中财部)与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在此基础上,于同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仍简称中财委,统一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一九五四年撤销。——第4、13、25、30、32、35、41、42、46、54、64、79、99、156、159、166、169、195、202、215、218、223、235页。」)及各大区(注「大区——指当时在全国划分的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各大区设有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中央局。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除华北外,其他五个大区都设有大区一级行政机构,东北称人民政府,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称军政委员会。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各大区行政机构一律改为行政委员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不再是一级地方政府。华北也成立行政委员会。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第6、16、25、30、32、39、43、48、58、63、133、152、158、191、201、206、221页。」)财委认为特殊需要而批准者外,其他贷款,一律暂停。在此期内,应按约收回贷款。何时解禁,听候命令。
  (七)各大城市应将几种能起收缩银根(注「银根——指金融市场上货币的供应情况。如果市场上货币供应大于需要,就叫银根松;反之,就叫银根紧。——第10、11、30、32、38、51页。」)作用之税收,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左右开征。
  (八)工矿投资及收购资金,除中财委认可者外,由各大区财委负责,自此电到达日起一律暂停支付。
  (九)中财委及各大区财委对各地军费(除去仓库建筑等)应全部拨付,不得扣压。但请当地党政军当局叮嘱部队后勤负责同志,不得投入商业活动。
  (十)地方经费中,凡属可以迟发半月或二十天者,均应延缓半月或二十天。
  (十一)目前各地贸易公司,除必须应付门售者外,暂时不宜将主要物资大量抛售,应从各方调集主要物资于主要地点,并力争于十一月二十五日(至迟三十日)完成;预定十一月底十二月初于全国各主要城市一齐抛售。为了解各地准备情况及避免抛售中此起彼落,各地需将准备情况报告中财委,以便大体上统一行动日期。
  (十二)对于投机商人,应在此次行动中给以适当教训。为此:
  (甲)目前抢购风盛时,我应乘机将冷货呆货(注「冷货呆货——指销路不畅或销不出去的商品。——第31页。」)抛给投机商,但不要给其主要物资。
  (乙)等到收缩银根、物价平稳,商人吐出主要物资时,我应乘机买进。
  以上措施,请各地讨论并作准备。如有意见,请即电告。在准备中所有布置,切勿登报外传。
  *注「这是陈云同志为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起草的指示。」
  控制市场物价的几点意见(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控制市场物价的几点意见*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一)上海七月底龙头布(注「龙头布——又称龙头细布,是当时上海第十七棉纺厂生产的一种印有龙头牌商标的棉布,一九五八年这个商标停止使用。从一九七八年起,上海各棉纺厂恢复使用龙头牌商标。——第32页。」)每匹二万七千元(注「这里指当时流通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自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起发行新的人民币,代替原来流通的人民币。新币一元等于旧市一万元。——第1、29、32、38、51、54、84、94、113、147、158、166、168、190、193、200、212、228、238、260、269页。」),二十支金城纱(注「金城纱——是当时上海永安公司各厂生产的一种印有金城牌商标的棉纱。一九六○年九月棉纱按等级论价后,不再使用金城牌商标。——第32页。」)每件六十万元,这在当时全国物价水准上看是过低的,不正常的,原因在银根(注「银根——指金融市场上货币的供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