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19
  “抢帽子”指投机者根据证券、商品行市下跌或上涨的估计,进行贱买贵卖,从中获得差价利益。——第17页。」)的投机者有二、三十万人,他们搞投机,是官商勾结,狼狈为奸,坏事正是出在政府手里。现在我们不徇情受贿,发现了还要严办,投机者不能为所欲为了。我们掌握着粮食,一定会管得好的。
  华北、华东、华中都要保证棉花收购计划的完成。
  运输是全国经济的杠杆。我们要重视水路运输,支援铁路运输的恢复和发展。津浦线的修复,主要是靠山东的力量。修通平汉线(注「平汉线——即北京(当时称北平)到汉口的铁路。——第17页。」),十分重要,要不惜人力财力保证完成。
  十一、充分利用电讯局。我们为了保守秘密,现在是只用自己的电台,对接收过来的电讯局则很少利用。今后一般的事务都可通过电讯局收发,秘密的仍由自己的电台收发。
  十二、召开各系统的专门会议。这次上海会议后,要召开一些专门会议:金融会议,讨论外汇、公债问题;贸易会议,讨论棉花收购问题;物价会议,讨论价格政策,最重要的是工农业产品比价。工农业产品比价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同农民的关系问题。过去在东北,我们有过教训。如前年规定十二斤粮等于一斤棉花,结果农民都不种棉花了。去年改为十三斤粮等于一斤棉花,还规定了种棉花免缴公粮(注「公粮——即农业税。由于农业税以征收粮食为主,故称公粮。公粮按夏秋两季征收,全年统一结算。在革命战争时期,公粮是人民政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公粮仍然是人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由于这个原因,本书一些地方谈到财政收入时,往往把公粮、税收并列提出。这时所说的税收,指关税、盐税、工商税等,不包括农业税。——第7、18、30、40、48、53、63、70、76、85、90、96、99、113、127、144、179、205页。」),农民便积极种棉花。这说明,价格政策很重要,必须注意研究掌握。
  另外,还要召开会议讨论工业生产计划。上海有许多五金工厂,相当于机器工厂的修理车间,它的恢复和发展,是和整个工业的恢复和发展相联系的。上海五金工厂的特点,是技术熟练程度高,应从多方面去找出路。如生产钢丝就大有出路。大机器需要的零配件也可以生产。公私企业为了推销产品,可以到各地去开展销会,或者和外地工厂联系,互相参观。
  十三、对各地财委与财经工作者的两点要求:
  第一,眼光要放在发展经济上。要注意节省开支,但更要注意增加收入。节流很重要,开源更重要。所谓开源,就是发展经济。
  第二,各大区财委机关要组织成为一个司令部。现在各地区财委只有几个人,这样不行。财委要设置专管各方面工作的组织,如金融、财贸等处。有些可以设秘书或委员,如工业秘书、计划委员等,负责看有关材料,动脑筋,考虑问题。这光靠下面的业务部门不行。现在工作范围很广,任务很重,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应付不了。人员从哪里来?由上面派不可能,要从业务机关抽。抽二三等的不行,要抽一等的。以前的机构,已完全不适应今天的需要,过去的那一套经验也应付不了现在的局面。现在我们不但要应付国内,还要在国际经济中周旋。这样,就需要党内外人士团结起来,根据地的、做地下工作的,外来的、本地的,没有哪一方面的也不行。总之,我们今天面临的是管理一个有几亿人口的大国的局面,必须吸收党内外各方面有知识的人来共同工作。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上海财经会议上所作的总结。」
  工人阶级要提高政治觉悟(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工人阶级要提高政治觉悟*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解放后上海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是否起了变化呢?是起了变化。不是枝节的变化,而是本质上的变化,从被压迫阶级一变而为领导阶级。谁不弄清楚这个问题,谁就会犯错误。有人说:“现在工人还不是做工拿钱吗?”但是,要知道,国营企业中已经没有了剥削,工人已经是主人;私营企业中的工人,一方面仍受资本家的剥削,另一方面又是新中国领导阶级的一分子。时代变了,工人阶级的地位变了,我们的斗争任务,也应由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转而为巩固自己的政权,努力生产,支援前线。这些变化虽然绝大多数工人都了解了,但也还有一部分人不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地给他们讲清楚。
  目前还处于战争没有结束、敌人对我们进行封锁的时期。全国胜利是确定无疑的了,而且不会很久。敌人的封锁虽然给我们造成困难,但后果将是促使我们更快地达到自力更生。当然,我们要看到将来,也要看到现在。现在是敌人的残余势力尚待肃清。敌人的封锁使我们的原料、销路、运输都有困难。棉花大部来自华中、华北,煤炭来自华北,粮食来自华中、东北。由于我们的火车不够,船舶只有小的,还要防空,晚上才能走,东西不能及时运来,加上市场没有打开,销路很少,因此,许多工厂不能全部开工,有的甚至要关门。
  我们能否因此而灰心失望呢?不能。应该看到,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同过去二十多年奋斗中所碰到的困难相比,不过是一些小的困难。只要我们正视它,是可以很快克服的。问题是,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比如,对工人来说,工资就有降低的可能性。上海一般的工资并不算高,刚解放时工人每月拿到五担米,觉得不错,说“革命成功了”。如果真是这样,那革命的目标就未免太低了。我们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但是,同志们,当我们行军途中碰到一座大山时,是否要绕道前进呢?我们现在就碰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就要暂时绕道前进。比如,那些适应过去上海畸形发展的工厂,现在就很难维持了,这些工厂的工人有暂时失业的危险。有些工厂则是可扶可倒,我们就要力求把它扶起,使它不要倒。有人说:“倒就倒吧,迟倒不如早倒。”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工人来说,在业无论如何苦,总比失业好。对那些一定要倒的工厂,工人、工会、资本家要好好协商,如何协助失业工人渡过困难。做工会工作的同志,应该准备迎接这些困难,并且协助政府解决这些困难。哈尔滨解放的第一年(注「指一九四六年。——第21页。」),工人工资每月不到二百斤粮食,还是玉米、小米、高粱米各三分之一。咬紧牙关打退敌人后,过了半年,才加到二百五十斤。去年解放沈阳(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沈阳,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第15、21、26页。」),重工业工人每月工资平均提高到一百五十分(注「这里所说的分,指解放初期在部分职工中实行的工资分。工资分是工资折实计算单位(参见本书注23)。一九五○年九月,全国工资改革准备会议规定,每个工资分所含的实物种类和数量是:粮零点八市斤,布零点二市尺,油零点零五市斤,盐零点零二市斤,煤二市斤。一九五六年全国工资改革后,取消工资分制,实行货币工资制。——第22页。」)(每分折合二斤半粮食),并开始举办劳动保险。这证明我们在克服困难后,工人的生活是会一年比一年好的。
  困难时期有多长呢?时间的长短,决定于三个方面:第一,决定于解放全中国的快慢。解放战争结束得早,就能早减少我们的军费支出,把钱用到生产事业上来。但目前这个钱是一定要花的,战争不完全胜利,一切都谈不上。第二,决定于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要在最困难的条件下设法维持生产,减少困难。我们的人民政府是会尽量努力这样做的。第三,决定于工人阶级的觉悟。广大的工人是和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还是在困难面前灰心埋怨呢?假如是后者,那就会使困难之上更增加困难。总工会的同志要发动工人来讨论,在目前条件下如何维持和增加生产,渡过困难。工友们要想想,国民党统治二十二年做了些什么?现在让我们来做它几年,看看究竟是谁使工人生活过好了。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私营工厂呢?私营资本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私营工厂中的工人,应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这不是帮资本家赚钱吗?是的。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讲,生产的东西是多好,还是少好呢?当然是多生产东西好。工人不能单从个人来看,要看整体利益。在私营工厂中的工人,有权利要求实行劳资两利,要求资本家尊重工人的民主权利,遵守人民政府的法令。但也有义务,这就是:完成生产计划,遵守劳资双方订立的契约,遵守政府保护私营企业的法令。我们不但要让工人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一定要教育工人尽自己应尽的义务。教育工人尽义务,要比教育工人享受权利困难,但我们一定要这样做。
  工人阶级要提高政治觉悟。上海工人是有革命传统的,但也有少数特务分子隐藏在里面,他们别有用心地提出过高的经济要求,强调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似乎他们最能代表工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