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19
  」
  关于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说明(一九四九年六月四日)
  关于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说明*
  (一九四九年六月四日)
  我才从东北来不久,军委会(注「军委会--是当时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简称。第388页。」)指定我参加筹划财经委员会的工作。关于建立中央财经机构的大纲草案(注「指一九四九年五月三十一日由刘少奇起草经毛泽东、周恩来修改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建立中央财政经济机构大纲(草案)》。--第388页。」)已经发出去,请大家讨论。
  以往东北、华北、西北及其他解放区都有地域性的财经机构,但现在有成立中央的财经机构的必要。为什么呢?因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日益扩大,财经问题也逐渐增加,并且往往是带有全国性的,这就需要有一个机构来处理这些问题。有许多问题过去没有接触过,今天也需要研究。例如上海解放后,就有了江、浙、皖、赣、两湖、川等地通过上海进出口物资的问题。又如天津解放后,就有了西北地区通过天津进出口物资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中央的财经机构来解决。这个机构初成立是带有临时性的,暂时属军委会管,时间也只是几个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就交给政府。这件事很大,需要党内外同志合作。财经委员会内部也要合作。各部门之间,如工业、农业、交通等部门之间也要合作。我们过去在这方面经验很少,甚至在许多问题上是没有经验的。最早红军时代谈不上什么经济工作,就是有个把事务长,以后有了根据地,再后有了边区政府、人民政府,也有了供给机关、贸易公司等等,一步步地扩大。以前没有大城市,现在有了大城市,有了国际贸易问题。有一天,晚上十点钟,我还拖住章乃器(注「章乃器(一八九七--一九七七),浙江青田人。三十年代曾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之一。曾任上海浙江实业银行副经理,中国征信所董事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粮食部部长、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第389页。」)先生给我上课,讲讲外汇问题。总之,只有大家合作,工作才能做得好。
  整个筹划财经委员会的大纲草案,我不一一介绍了,这里只说明两个问题。
  首先是组织机构问题。财经委员会本身有六局一处(注「六局一处--指计划局、人事局、技术局、私营企业事务局、合作事业管理局、外资企业管理局和秘书处。--第389页。」),下属十三个处、行、署、部、会(注「十三个处、行、署、部、会--指中央财政处、中国人民银行、中央海关总署、中央商业处、中央铁道部、中央交通处、中央燃料处、中央金属处、中央纺织业处、中央工业处、中央农业处、中央林业处和中央水利委员会。--第389页,」)。有些事情还没有定。如盐务暂属财政,还有渔业、烟酒属哪里需要进一步考虑。工业部门分得比较多。在中国,过去曾经笼统叫过农工商部,后来分成交通部、实业部或工商部。现在除了铁道、交通之外,又分了燃料、金属、纺织及其他工业四个处。分得细的原因是在各有专职,这是工业发展的需要。
  这六局、十三处是否一天就建立起来?全国性计划是不是可以一天弄成?不成,要逐步地来。我们的目的是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而工作则是要一步一步地做。
  其次,现在我们正在强调集中统一,而大纲的最后,仍把地方经济放在必要的地位,各大区(注「大区--指当时在全国划分的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各大区设有中共中央的代表机关中央局。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除华北外,其他五个大区都没有大区一级行政机构,东北称人民政府,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称军政委员会,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各大区行政机构一律改为行政委员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不再是一级地方政府。华北也成立行政委员会。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第389页。」)、各省及各大城市都有财经委员会,这岂非矛盾?我们的回答是,有矛盾,但因为现在是军事时期,中国地方又太大,交通不便,需要地方机构与中央配合。集中统一有两个条件:一是有需要;二是有可能。两者缺一不可。比如火车现在已经统一管理。又如对外贸易,必须统一,假若天津是一种规定,上海是另一种规定,这就不行。但是,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事业不能集中或不能过分集中。最大的问题是,三百多万军队有两百多万在前方,给养能不能由后方统一供给?不能。这需要在各地买、借、征,就地解决。部队决不能饿饭,但也不能把老百姓逼反了。比如每人每年平均需要一匹布做衣服,三百万人就要三百万匹布,只能由前方解决。这些事带有很大的地方性。野战军吃、穿、工作、打仗一起搞,这需要统一,但不能过分集中。这一段时间还不会很短。要等打完仗,交通恢复以后,这些问题才能慢慢地解决。有些事中央现在管不了,只能让地方先管着。比如招商局(注「招商局--是一八七二年成立的中国轮船航运企业。一九四八年时共有船舶四百六十余艘,约三十三万吨,一九五○年一月十五日,香港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即招商局香港分公司)光荣起义,回归祖国怀抱。--第390页。」),现在由陈毅(注「陈毅(一九○一--一九七二),口川乐至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一九三四年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华东军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市长等职。--第88、390页。」)他们管,中央一时管不到,先托他们管,所有权属中央,将来需要时,一个命令,全部由中央接过来就是了。
  总之,这个财经机构是临时的,是党内外合作的。工作要慢慢地来,地方机构还保留相当的地位。
  *注「一九四九年五月中旬,陈云同志离开沈阳到达北平,参加筹组并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工作。这是他在周恩来同志召集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在北平的党政机关负责同志会议上的报告。」
  纪念严朴同志(一九四九年六月十日)
  纪念严朴同志*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日)
  严朴(又名严达人)同志,江苏无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曾肄业上海专科师范、上海大学、南方大学。早年受《新青年》、《向导》及社会主义书籍的影响参加革命活动。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前后,曾是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者。一九二五年“五卅”(注「五卅运动--是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年五月间,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的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上海内外棉第七厂日本资本家在五月十五日枪杀了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并伤十余人。五月三十日,当二千余学生分头在公共租界各马路进行示威时,一百余人遭巡捕(租界内的警察)逮捕,被拘押在南京路老闸巡捕房内,引起了学生和市民的更大愤慨,有近万人聚集在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向群众开枪,打死打伤许多爱国群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六月,英、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和其他地方继续进行屠杀。这些屠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广大的工人、学生和部分工商业者,在许多城市和县镇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第2、180、391页。」)游行时,他发表讲演,是最初被捕的十五人之一。当年夏释出后,接受党的命令,回无锡进行革命活动,初任地委秘书,后任总工会总务部长,领导工人运动。他还变卖自己的田产创办“无锡江苏中学”,兼校长,并领导教员联合会,使江苏中学成为当时无锡共产党领导职工与知识分子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四·一二”(注「“四一二”大屠杀指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362、391页。」)蒋介石叛变革命,无锡和其他地方一样,工会、农会和江苏中学都遭封闭,革命分子遭到严重的白色恐怖的屠杀,严朴同志即转入无锡乡村,领导农民抗租抗税的武装斗争,被任命为农协委员长。由于他把自己的土地交给农民,不收地租,并在反对国民党的武装清乡中领导农民经历过无数次困难危险的斗争,因此取得无锡、江阴、常熟一带广大农民的拥护,农民承认他是自己的领袖。在环境最恶劣的几个月中(一九二七年冬至次年夏),敌人调集了许多军警,日夜“清剿”,四处追捕,但农民保卫严朴同志,常常是一夜之间敌人追捕好几次,但每次他都被农民一村一村地安全转送,避开了追捕的敌人。严朴同志曾经是无锡一带农民心目中的“神仙”。即在抗战时期,无锡农民还盼望着严朴同志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