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19
  边区的部队、工作人员和学生,大家动手生产,到十月份为止,据接到的报告,今年已完成了十万石细粮,还可能超过。现在部队、机关和学校,有些已做到部分自给,有些完全自给。某些部队,如三五九旅,不但完全自给,还向政府缴纳公粮。这样,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今年边区公粮就减少了二万石。这是一种好办法,以后还要继续下去。明年要加紧练兵,但军队还要生产,至少要自给八个月的粮食。
  我们以发展生产解决财政困难的办法。与国民党当局以加重老百姓负担来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是一个明显的对照。前者达到丰衣足食,后者弄得民穷财尽。这两种办法谁好谁坏,何去何从,中国人民自然看得清楚。
  我们努力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工业品自给,也得到了很大成绩。由于农贷(注「农贷即农业贷款。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调剂农村金融,一九四三年三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农业贷款章程》,共十四条。其中规定,农业贷款分为四类,即农业生产贷款、农村副业生产贷款、农业供销贷款和农田水利贷款,以农业生产贷款为主。贷款利率,长期以年利一分计算,短期以月利一厘计算。贷款一般以一年为限。--第283页。」)政策、奖励移难民(注「奖励移难民--指优待陕甘宁边区外来的难民、贫民以及边区地少人多区域的人民移入垦区从事开荒,发展农业。一九四三年三月一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颁发了《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共十九条。其中规定:“经移民难民自力开垦或雇人开垦之公荒,其土地所有权概归移民或难民,并由县政府发给登记证,此项开垦之公荒三年免收公粮;经开垦之私荒,依照地权条例,三年免纳地租,三年后依照租佃条例办理,地主不得任意收回工地。”--第283页。」)政策、变工(注「变工即换工,是陕甘宁边区农民相互间调剂劳动力的方法。有人工换人,牛工换牛工,人工换牛工,等等。参加变工的农民,组成变工队,各以自己的劳动力或畜力,集体地轮流替本队各家耕种。结算时,一工抵一工,多出了人工或畜工的,由少出了的补给工钱。--第283页。」)政策等的施行结果,今年边区农民增产细粮十几万石,连部队、机关和学校所生产的,共计二十余万石,约值边币(注「这里所说的边币,指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货币,流通于陕甘宁边区。一九四八年一月,陕甘宁边区银行与晋绥边区的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后停止发行,按陕甘宁边币二十元对西北农民币一元的比价并行流通。--第283、288页。」)一百万万元。由于奖励植棉和提倡纺织,今年我们收棉花三百万斤,可织成一百五十万匹布。又由于我们积极发展公营、私营和合营的工业,我们生产了许多日用品、,如纸烟、毛巾、袜子、火柴、生铁、肥皂、纸张、食盐、瓷器、化学产品等;连棉花在内,我们今年共能减少入口货物总值达边币三百万万元。这样就使得我们边区的经济地位起了根本性质的变化,大大增加了抗战的力量。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成绩是在抗战环境和边区被严密封锁的情况下得到的。
  但是,我们不应自满、要继续努力,争取棉花的完全自给(年产四百五十万斤),必需工业品的完全自给。如果没有敌人的封锁,边区还可年增数百万万元的收入,可以用来增强抗战力量。我们要求国民党立即撤销对边区的封锁,执行误国政策的政府和统帅部,必须立即改组。
  我们实行管理进口,保护出口,发展内部贸易的政策。这是为了在严重的封锁情况下,保证以输出边区的产品(主要是盐),换取抗战和民生所必需的物资(布匹等),同时也是为了扶植边区的实业,繁荣边区的市场。国民党当局千方百计封锁边区食盐出口,今年六月二十六日,宁夏国民党报纸《民国日报》竟无耻地诬蔑边区出口的盐为“奸党私盐”。我们边区人民辛苦生产的食盐,经过脚户们长途跋涉的运输,推销出去,每市斤只售十五元五角二分(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五日的平均售价),而国民党当局坐收其成,每市斤竟要“买路钱”(盐税)十四元零三分。这还不够,还要肆意诬蔑,真是岂有此理!试问,我们以食盐供给大后方人民,换取必需品,支持抗战,为什么国民党当局硬要千方百计破坏呢?这难道就是“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吗?边区的内部贸易是完全自由的,对外贸易基本上也是自由的(只有在封锁环境下,为了保证食盐出口才实行统销)。边区政府领导下的贸易公司和盐业公司,是为了保护边区人民(特别是盐民和脚户)的利益,平定物价,调剂市场,购进必需品,抵制奢侈品,发展边区生产和贸易。这又和国民党当局的各种统销专买机关专为少数人发财,囤积居奇,抬高物价,摧残人民企业的做法,完全相反。
  组织合作社有着重要作用。边区人民通过合作社的方式,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运输,开展内部贸易,兴办许多社会福利事业。合作政策是正确的,必须坚持下去。但今天我们的合作社中间,还有摊派股金、业务不精、人选不当、领导不强等缺点,必须加以纠正。边区政府对于一切有利于发展边区经济的事业,不论是公营、私营或合营,都予以帮助,而对合作社特别予以减税的优待。希望各阶层人民都积极地参加合作事业。
  由于以发展生产解决财政困难的办法的成效,由于农产品和工业品生产的增加,加上贸易、金融管理的改善,近年来边区的金融和物价,大体上是稳定的。如果生产有了更巨大的收获时,稳定的程度还要增加。
  为了积蓄力量,准备反攻,必须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并提倡爱护公物的美德。
  最后,我希望各位参议员对财经工作尽量提出批评和建议。我们要共同努力,把边区建设好,打倒日寇,把全中国建设好!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原载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七日延安《解放日报》。当时他担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
  怎样做好财政工作(一九四五年二月一日)
  怎样做好财政工作*
  (一九四五年二月一日)
  我们度过了几年的经济困难,现在也还在继续克服困难。应该说,财政厅及各局的同志是努力的,工作是做得好的。另一方面,还有问题,就是工作比较被动。过去我在组织部管干部时,也感到被动之苦,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为什么被动?有三个原因:一是有盲目性;二是存在实际困难;三是主动性不够。第一条是主要的。
  关于盲目性。对于事务主义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区别哪些是,哪些不是。比如,材料库的同志发东西要点数,鞋子一百双,不能发九十九双,也不能发一百零一双,而必须是一百双,这不是事务主义。人家来领东西,要给他计算一下,仔细打打算盘,这是必要的。如果来一个“政治领导”,人家要什么给什么,不算帐,那是不行的。我们的工作是事务性多一些,不能像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只是议事,发布命令。说做麻烦琐碎的事叫事务主义,是不对的。事务主义不好是指它的盲目性。
  财政厅是有些盲目性的。收支概数,大政方针是什么,哪些主要,哪些次要,自己的收支,人家的力量,不知道就无发言权,就难于主动。连上、团上、旅上各有些什么问题,也应该了解。
  做财政工作,就必须下决心,学会业务,否则一辈子受气。少给了解决不了问题,多给了浪费,都不对。做不好,到处都要受批评。因此,我们必须克服盲目现象,情况不明是无法主动的。
  关于实际困难,实际困难是有的,例如下面挪用财政款,各地缴回来的不是现金,而是一堆单据,审计不好审。人家是大机关,自己是小科员,科长:人家是老干部,自己是新干部。但只要坚持原则,公平合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关于主动性不足。主动性不足,这是对大家的批评,大家看是否恰当。不是说大家不做工作,而是说对上提建议不够,提问题不够。例如,后勤部门在十一月突增三千人,就应该直接问问厅长,或打电话问财经办事处(注「财经办事处--指西北财经办事处,一九四二年六月成立,主任贺龙。陈云于一九四四年三月任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主持日常工作。该办事处隶属于中共中央西北局,统管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财经工作。--第287、343页。」)。发现问题就要追根究底去研究。中央明确指出,上面的指示命令不对的,可以顶回去。上级有不对,就要顶,这不是闹独立性,而是主动精神很好。
  二
  财政收入的来源有三:一是生产自给,这部分最多;二是税收;三是贸易公司收入。
  今年的财政收入主要是靠税收。收入估计:税务局三十万万元,公盐代金(注「公盐代金--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征收的一种临时捐。一九四○年秋季开始,边区政府为了克服由于国民党封锁而造成的财政困难,组织群众在三边地区(陕西省西北部的定边、安边堡、靖边地区)制盐,向国民党地区销售,以换取边区所需要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