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19
  以上这些毛病,实际上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自由主义好不好?当然不好,因为它会助长错误。其结果,只能损害人,损害党。那末,怎样才能克服自由主义呢?第一,我们要像毛主席讲的那样,嗅觉要灵敏,要主动地发现问题。第二,共产党员看问题要尖锐一点,不能明哲保身。第三,在反对错误倾向时,态度一定要坚决,一次不行就几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够逐步克服错误倾向。第四,要注意纪律。要有赏有罚,赏罚分明。目的是使犯错误的同志改正错误,使正确的同志更前进一步。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关于整党问题的讲话摘要。」
  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一九四三年三月十日)
  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
  (一九四三年三月十日)
  同志们!现在大家要下去做工作,我来讲几句话送行。我们党的文艺工作者,十几年来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化,有了很重大的贡献,这是不能够否认,也不应该否认的。但是我今天不打算讲这方面的事情,我想讲讲我们做文艺工作的同志们中的两个倾向,或者说两个缺点,请同志们考虑一下讲得是否对。两个什么缺点呢?一个是特殊,一个是自大。这两样东西我看都是不好的,都是应该去掉的。从积极方面说,也就是希望大家不要特殊,不要自大。
  先讲不要特殊。在我们做文艺工作的同志里面,或者说宽些,在我们做文化工作的同志里面,有没有人感觉我是一个文化人,和旁的党员不能相比,对党的关系也要与众不同呢?我看这种人是有的,不但他们自以为特殊,旁的同志也把他们当作是特殊。这种现象,应不应该在党内存在?为要答复这个问题,先得弄清楚文化人是以什么资格做党员的。可以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基本上是文化人,附带是党员。这种党员是以文化人资格入党,而不是以千千万万普通党员中一分子的资格入党的。第二种是,基本上是党员,文化工作只是党内的分工。也许还有第三种,文化人和党员各半。不过,这只是过渡形式,是一定要向第一种看法或第二种看法发展的。党对这两种看法的态度怎么样?毫无疑问,党是要求确立第二种看法,反对第一种看法的。因为只有这样,党才能成为统一的、无产阶级的、战斗的党。要是不然,你以文化人资格入党,我以军人资格入党,他又以农民资格入党,党就成了什么样子呢?党就不成其为党,成了“各界联合会”。这是一个原则争论,原则区别。党是不是像共产党?党员是不是像共产党员?原则区别就在这里。可否来一个妥协?妥协就是帮助“各界联合会”的成立。所以,妥协的路是没有的。
  那末,党员中间是不是还有分别?有分别,分工就是分别,但是分工并不能作为特殊化的根据。在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五十三条党章(注「指一九二八年七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第126、129、146、274页。」)里面,一条也没有讲起党员分工以后怎么样,党员就是党员。要说分工,个个党员都分了工,我们党内就没有一个不担任任何具体工作的“单纯党员”。是不是文化工作比别的工作高一等?这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注「见北宋汪洙等著《神童诗·劝学》。--第274页。」)的士大夫观点,而不是我们的观点。我们认为凡是对群众、对革命有必要的工作,都同样有价值,做好了都同样有功劳。一定要问什么工作最必要,那末,只有说劳动最必要。这才合乎历史的实际。而劳动者恰恰就没有向党向社会要求过什么特殊化。如果一定要求特殊,这个要求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这是后退的要求,这是要使先锋队的党员向党外老百姓看齐,使党向“各界联合会”看齐。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志,都不要有这种落后的要求。
  同志们或者还要问,那末,党为什么又说要照顾做文化工作的同志呢?我想,这不外是两个用意:一个是因为分工的特点。每种分工都有它的特点,用做文化工作的方法去做军事工作不行,用做军事工作的方法去做文化工作也不行。文化工作中个人活动要多一点,这在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注「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新的译文题为《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2-97页)。--第275页。」)里面说得很好,如果不照顾到这一点是错误的。还有一个用意,是因为考虑到一部分文化工作同志的弱点。做文化工作的同志们过去大都是分散工作,受党的教育比较少,和工农兵的结合也很差,因此在思想意识上不免产生一些弱点。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要人家长期照顾,到处对人家讲,我有缺点,你们要照顾呀!这就并不漂亮了。这是我要说的关于不要特殊的第一层。
  这一层弄清楚了,接着就好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遵守纪律?这个问题在大多数党员是容易解决的;在文化工作的同志中,过去就曾有过一些麻烦。但是,如果我们的党员不是请客似的请来帮忙的,--这种客是请不得的,请来也会越帮越忙,--那末,就要毫无例外地实行我们的党章第四十四条:“严格的遵守党的纪律为所有党员及各级党部之最高责任。”可否不要纪律呢?如果不要也可以,那就是毛主席讲的六个字:“亡党亡国亡头”,就一定不可避免。我们的党是一个战斗的党,我们在斗争中依靠的武器,唯一的就是纪律。你说机关枪也是我们的武器,但是我们的机关枪又是哪里来的?是由有纪律的党领导群众斗争得来的。并且越是有了机关枪,就越要依靠纪律。一连人作战的时候,我要向这里冲,你要向那里冲,大家都不听连长的指挥,怎么能不打败仗呢?如果我们的党没有纪律,大家争论没有一个止境,我们怎么能有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的一致,怎么能不亡党亡国亡头呢!纪律有没有束缚性?我们的纪律基本上是自觉执行的,但是假如有一回有一个党员偏不自觉,那怎么办?那就得来一点束缚。是不是这一下就把我们的天才束缚住了?我说不会。我们的纪律只束缚那些非无产阶级的妨害革命的东西,就像游泳术对于游泳的人只束缚他不要淹死一样。真正的游泳家在水里是自由的,真正的革命家,在有纪律的革命运动里,也是自由的。如果我们一定要革命,又一定要施展一些妨害革命的“天才”,那么对不起,就得束缚一些;如果不是这样,就决不会感到是束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毛泽东同志,这些人我们都承认有天才,但是他们都是遵守纪律的模范。所以,同志们对于这一条完全可以放心。
  同志们过去对于有纪律的生活既然不很习惯,现在又要到前方到乡下去工作,那末,在遵守纪律的问题上有什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呢?我以为要特别注意真心地遵守和具体地遵守。所谓真心地遵守,就是要心口一致,言行一致。口头上说要遵守纪律并不难,我们要求的是会场上这样说,散了会私下里也是这样说,不但这样说,而且这样做。所谓具体地遵守,就是要在各种具体的情形下面来遵守。我们说要服从真理,服从革命,赞成的人一定是很多的;说要服从无产阶级,服从共产党,赞成的人也不少;再说要服从党中央,服从毛主席,这也还比较容易;但是说要服从支部,服从直接的上级,这就发生了困难。为什么?因为这种人只能抽象地遵守纪律,不能具体地遵守纪律。具体地遵守纪律,就一定要服从支部,服从直接的上级,即使上级的人比你弱,你也一定要服从。做不到这一步,我们的党就要垮台,因为假如谁都是觉得自己的本领强,自己的意见对,没有一个约束,结果就谁都服从自己,不服从别人,而党的统一就完全没有可能了。
  第二个问题,做文化工作的同志要不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实际的政治?这个问题对大多数党员是不成问题的。做社会科学工作的同志,在纠正了教条主义倾向以后,一般也不成问题。而做文艺工作的同志中间,就一直有些不同的议论。有的说,做文艺工作可以不学这两项。有的说,学了反而妨碍文艺。也有的并不发议论,就是不学。但是,我们的文艺工作,不是叫做革命的文艺工作吗?要判断我们的文艺工作究竟是不是革命的,合不合群众的需要,除了学习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实际,还有什么旁的办法?严格地说,任何文艺工作都是脱离不了政治的。比如怎么写光明写黑暗的问题,就是一个政治性质的问题,也是文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不把这一类问题搞通,我们写出来的作品怎么能反映一个时代,怎么能反映这个时代群众的斗争?所以,那种以为作家可以不学习政治的意见,实际上就是否认文艺要服务于政治、服务于群众的意见。这个道理,毛主席在去年文艺座谈会上曾经详细说过(注「参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的第一、第三部分(《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4-858、865-867页)。--第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