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陈云    更新:2021-12-07 12:19
  《陈云文选》
  作者:陈云
  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编辑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一卷
  中国民族运动之过去与将来(一九二六年七月)
  中国民族运动之过去与将来*
  (一九二六年七月)
  有几千年文化历史、沦为次殖民地的中国,最近发展起来的民族运动,已经不是单纯的中国民族独立运动了,它的一切变化足以影响整个世界的形势。但是,具有世界性的中国民族运动,在今后长时期的奋斗过程中,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当然,各方面的观察是不同的。我希望每个亲爱的商务(注「商务——指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一八九七年,是当时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第1页。」)职工,参加讨论,坚决地破除往昔中国人民普遍“不谈政治”的现象。
  从中国民族运动的历史事实看,如太平天国(注「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洪秀全等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掀起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一八五二年,太平军出广西,攻入湖南、湖北。一八五三年,经江西、安徽,攻克南京,随后举行北伐和西征。这次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发展到十八个省份,坚持斗争达十四年之久,太平天国在建都南京(改名天京)以后,它的领导集团犯了许多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错误。在清朝军队和英、美、法等国侵略者的联合进攻下,于一八六四年失败。第1页。」)和义和团(注「义和团十九世纪末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组织。它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把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的活动从山东开始,逐渐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一九○○年,英、美、德、日、俄、法、意、奥八国联军公开进行武装干涉,先后占领天津、北京。在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清朝统治者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遭到失败。——第1页。」)运动,都是中国盛大的民族运动。它们虽因缺乏科学的组织和指导而归于失败,但在民族运动的历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五四运动(注「五四运动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的这一无理决定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妥协。这次运动迅速地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到六月三日以后,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大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也是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最初名《青年》杂志)创刊为起点的新文化运动,竖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五四运动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他们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180页。」)的发生,给帝国主义一个莫大打击,同时也推进了中国民族运动的潮流。这是在中国民族运动上占着重要位置的一次运动。参加运动的,是全国的学生、工人和商人。
  他们的口号是:外抗强权,内除国贼。从这次运动的事实分析出来,没有强有力的有组织的下层民众——工农参加,革命是难能成功的。
  震动全世界的五卅运动(注「五卅运动是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年五月间,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的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上海内外棉第七厂日本资本家在五月十五日枪杀了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并伤十余人。五月三十日,当二千余学生分头在公共租界各马路进行示威时,一百余人遭巡捕(租界内的警察)逮捕,被拘押在南京路老闸巡捕房内,引起了学生和市民的更大愤慨,有近万人聚集在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向群众开枪,打死打伤许多爱国群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六月,英、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和其他地方继续进行屠杀。这些屠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广大的工人、学生和部分工商业者,在许多城市和县镇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第2、180、391页。」),将中国民族运动升至高潮,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动摇了。参加运动的,是全国各阶级民众,尤其是全国各地几十万工人,勇敢当先,不屈不挠地奋斗,也有至今还在与帝国主义肉搏的,如省港罢工(注「为了声援五卅运动,香港十余万工人在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九日开始罢工,后来罢工人数增至二十五万,并有十余万工人回到广州;六月二十一日,广州沙面租界的中国工人也开始举行罢工。这两处罢工,当时合称省(指广东省城广州)港罢工。七月三日,在广州正式成立“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会组织了二千多人的工人武装纠察队,封锁香港和广州沙面租界,使英帝国主义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受到严重打击。这次摆工坚持了一年零四个月,到一九二六年十月北伐军占领武汉后,胜利结束。第2页。」)。虽然在运动开始不久,帝国主义就用种种狡计,使资产阶级妥协和小资产阶级怠工,破坏了整个民族运动的联合战线,但是下层民众——工人、一般小商人和一些学生,始终是不妥协的,至今还保持着反抗的决心,继续着“五卅”的精神。最近上海内外棉六个厂同盟罢工(注「内外棉即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是日本当时一家资本雄厚的棉纺织公司。它在日本国内和国外(中国的上海、青岛、辽宁等地)都设有工厂,所以有“内外”之称,当时,它在上海有十一个厂,海内外棉六个厂同盟罢工指一九二六年六月上海内外棉第十三、九、东五、七、八、十二厂共六个厂的工人,因反对日本资本家无故开除工友而举行的一次同盟罢工。最后,日本资本家被迫答应所开除的工人一律复职,这次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第2页。」),即是证明。五卅运动虽然遭受了挫折,可是在民族革命(注「这里所说的民族革命,是沿用当时中国共产党内一些文件的提法、它的含义不仅是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包括打倒封建军阀。例如,一九二五年一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全国大会(一九二二年)已经决定中国无产阶级应该参加民族革命运动并赞助中国国民党,提出的口号是:’民主的联合战线’’推翻帝国主义推翻军阀’”。议决案还指出:“若要民族革命运动得到较彻底的胜利,固然需要最革命的无产阶级站在领导地位,同时这领导阶级也要能够抓住被压迫的各社会阶级的力量,向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国内军阀及地主买办阶级)——作战,才免得处在孤立地位。”——第2页。」)的行程里,已经显现了曙光。有组织有力量的几十万工人,已经成为中国民族运动的先锋。五卅运动的结果证明,资产阶级是靠不住的,他们是机会主义者。同时,工人也感觉到自己力量的孤单,因为没有在中国民族运动上占着重要位置的强有力的主力——整个农民的参加。
  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强的农民,是民族运动中唯一大主力。农民不参加运动,中国革命鲜有希望。现在虽然在很少的几处有了农民协会等组织,不过还没有出现急进的趋势(注「一九二六年上半年,全国的农民协会会员约有一百万人,其中广东最多,达到六十余万人。北伐战争开始以后,全国农民运动迅速地发展起来。当时,农民运动最发达的省份是湖南,湖南省的农民协会会员人数北伐前为四十万人,一九二七年四月增加到五百一十八万人。在湖北,农民协会会员人数北伐前为七万余人,一九二七年五月增加到二百五十余万人。在江西,农民协会会员人数北伐前为六千余人,一九二七年六月增加到三十八万余人。此外,河南、山东、陕西、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四川等地的农民运动也有进一步的发展。——第2页。」)。但是,中国农民不是柔弱的,是富有革命性的。在中国农民运动的历史上,自陈胜辍耕而叹,迄赤眉、黄巾、黄巢、闯献,(注「陈胜(?-前二○八),阳城(在今河南登封东南)人。秦朝未年农民起义领袖。赤眉是西汉未年以樊崇为首领的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者都用红色涂眉,被称为“赤眉军”。黄巾是东汉末年以张角为首领的农民起义军。军中以头缠黄巾为标志,彼称为“黄巾军”。黄巢(?——八八四),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闯”指李自成(一六○六——一六四五),陕西米脂人:明朝未年农民起义领袖。原为闯王高迎祥的部下,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