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作者:绝影    更新:2021-12-07 11:44
  “BOSS Liu,你到底研究出啥大成果了?现在总可以说一下了吧,别小气。”
  “也不怕给你说,说了你也不懂,我在KIREGIS里面用了多现成技术!前台那个登记的地方不断往数据库写数据,X光这边由要实时同步,那就必须过几秒钟刷新一次数据,前两天用的单线程,数据一多就把界面刷死,现在可好了,管他有多少数据,就在后台慢慢收,比如你BOSS Jue一个劲地在那写代码,我这在这里一边写代码一边聊QQ,两边都不误。”
  绝影听他这么一说大吃一惊,想BOSS Liu的技术现在是不容小觑,说多线程自己早就听说过,理论上也会做,但一直没有机会应用到实践中,所以都是纸上谈兵,没想到BOSS Liu居然能活学活用,起码这一次他算输给BOSS Liu了,要是他那时候就知道触发器这东西,肯定能够在他面前成功体现出自己的水平――毕竟,就算用多线程做,那也是“程序查询”方式,比起“中断方式”来说起码落后了十年。仔细再回想一下罗云彬书上的多线程那章,总算想起点什么,于是对BOSS Liu说:“多线程这东西,搞得不好还是不要搞。那线程同步你做了吗?”
  仔细回想了一下,线程同步,好像听说过,不过到底是什么还不知道。但是总不能面子上过不去,于是打着哈哈说:“用啥同步?这个CASE这么小,把高档东西全部用上去还缺乏稳定性呢!我这个昨天晚上开着机跑了两个小说,万无一失。”
  听他这么说,绝影觉得算是挽回一点面子,样样得意地说:“推荐一本书你去看,《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罗云彬,电子工业出版社。上面有专门的章节讲多线程。不过估计你看不懂,那是本汇编的书。”
  这下BOSS Liu有点不服气:“你说汇编还得有C++难?我问你,汇编有多少条指令?”
  汇编有多少条指令,绝影真还答不上来,于是也打着哈哈说:“大概一百多条吧。”
  “那不就对了,就一百多条指令,还得有C++难?我去买一本,就一周,包过!”
  后来有一天中午,BOSS Liu请了两个小时假,来的时候把一本书重重往桌上一拍,那是本崭新的《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罗云彬,电子工业出版社,他也同样重重地说:“怎么样,那西南科技书店还没这书了,我还是订的,订了一周。”
  再后来,绝影再也没有听BOSS Liu说起过那本书。
  最后面试结果周总原则通过了两个人,一个把两道题目都做了出来,人长得高高瘦瘦的,一个正是绝影先前看中的搞硬件的男生,姓张。后来那男生留在了公司里,再后来公司做大了,有一次陈董展望未来时说:“明年我们要在哪里哪里建个厂房,还要招多少多少工人,到时候小张你就来负责这个厂。”所以后来绝影和BOSS Liu管他叫“张厂长”。
  从上次去成都出差以后,绝影干脆就搬到公司安排的房子住,反正学校又没课了,而且学校外面租房子每月还得付70块钱房租。公司的房子大大的2室2厅,卫生间还带一个大大的浴缸,比起学校外面70块钱的单间条件不知好多少倍。他跟土匪他们说:“我走了,公司分了房子,去公司住了。”后来就有一些同学来问:“什么公司阿?在哪里阿?真的管分房子吗?”绝影就得意地跟他们说:“XX科技,搞医疗软件的,当然分房子了,我不就在那住着吗?2室2厅呐,70多平米,我一个人住那感觉空荡荡的。”
  眼看学校里同学们的毕业设计搞得风风火火,王老师打了几次电话叫绝影把论文的提纲交过去,眼看这事情拖得不能再拖,绝影才给周总请了几天假,说这毕业设计不能在拖了。周总还是不慌不忙地说:“不急不急,毕业设计的Demo我已经帮你做好了,马上就拷贝到你机器上去,你自己把界面改一改,不过按公司的保密合同那核心代码是不能提交给学校的。
  绝影看周总给自己的材料,果然已经有了用VC++做的Demo资料也是应有尽有,光是那DICOM3.0标准就分中英文两中版本。看周总准备得如此细致,绝影心里有了底。
  去学校驻扎了一周,二万字的论文也写得差不多了,本来在公司呆了几个月,那DICOM的基础知识绝影还是了解到不少,再说那DICOM3.0标准的文档里面有打段大段概念性的,概念这东西,放到哪都是这样描述,直接加到论文中,这起码就三四千字,再加上注释阿名词解释阿又是一二千字,对Demo的代码的解释又是三四千字,要写够两万字还是轻而易举。英文摘要请周总代劳,周总工作效率就是高,二三十分钟便交给绝影,于是满怀信心地去找王老师。
  什么也不说首先王老师就对英文摘要充满了置疑,绝影的英文水平她是领教过的,什么“谁又偷猫肉”,要是没有点水平的人还真不知道他是在说“See you tomorrow”,但王老师就能听出来。她说:“不行,你这英文摘要翻译得太牵强,你回去找个英文好的给你指导一下,重写一遍,不光要翻译准确,还要做到信、答、雅,知道不?”
  绝影也没跟她说什么?还有那么多同学在场,当面顶撞这位老教授还是很不给她面子。他深深地知道,越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对“面子”这东西看得越重要,所谓“高级”知识分子,不光说他技术高,也说他年纪高。
  过了两天,他把摘要原封不动地再拿过去,说:“王老师,这次我找了个博士生帮我操刀,他在加拿大呆了好几年,这次翻译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王老师接过绝影的论文,瞟了两眼说:“不错不错,这次就好多了。”
  说实话绝影觉得自己写文章的水平还不错,他最骄傲的事情就是高中的时候代写情书,50块钱一封,包成功,写了3封,还真的100%成功,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认为王老师一定会被他论文的内容深深吸引,至少比起旁边那几个他认为话都说不清楚的同学的论文来要好十倍。
  结果王老师压根没注意他论文的内容――就算注意估计她也看不懂,那也不怪她,老早他选这个题目的时候就是冲着这一点来的:你们老师不是很牛B吗?就是给你们搞点你们懂不起的东西――她反而不断地指点:摘要的字体不对,行间距应该是多少,段落应该多重,几号标题应该用几号字,什么地方要粗体什么地方要黑体,大纲视图应该怎样弄。其实不就是格式问题吗?跟内容毫无关系,用得着拔高到态度问题吗?半小时指点下来,绝影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Word里面“刷子”怎么用。说来也惭愧,自己还是搞IT天天跟电脑打交道的,Word也用了好多年了,居然还不知道里面有“刷子”这么个好东西。
  后来论文格式又修改了好几次,总算让王老师满意,光打印费就花了绝影34块钱大洋。终于绝影盼到答辩的这一天。
  很多事情都是有人害怕也有人喜欢,比如考试和毕业设计,绝影听很多同学说:“要答辩了,紧张得要死,到时候大脑一片空白全忘了怎么办?还是先来排练几次。”这也是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他不懂,学得马马虎虎的,或者干脆拼凑的论文,他当然还怕,因为他有可能挂,但如果你真的认真去研究了资料,亲自去做了,那还不是成竹在胸,脑子里的东西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通过答辩还不是易如反掌尔,反而那是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
  绝影是跃跃欲试,他答辩组的老师也是跃跃欲试,提问同样能反应出一个人的水平,好多老师正期待着这个机会向同行充分展示一下自己。可是当他把他的题目提交给他们,大部分人便沉默了。十分钟的自由发挥时间,绝影挺没趣地给他们讲什么是DICOM,什么是PACS,什么是SCU,SCP,下面异常安静,比上课还安静,居然没有一个人打断他。论坛答辩老师提问,同样是沉默,终于有个老师忍不住打破僵局,问:“你论文附件上DICOM传输Demo代码中的‘#deifine’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一个来面试的人问他这个问题,他二话不说就让他“Out”,居然这次还是个教授级别的答辩老师,想就算是来试我C++水平有几斤几辆,起码也拿个水平高一点的问题,至少问个函数模板类模板之类的问题,这也太失水准了。
  最后,绝影给老师们鞠了个躬,他们却只给了他70分。
  走出答辩室刚打开“电蛐蛐”,便接到土匪的电话。土匪问:“答辩怎么样?”
  “当然过了。”
  “几次?”
  “一次。”
  “妈的,我还过了两次,第一次格式不对。你过了就好,马上到寝室来一趟,寝室的都在,等你。”
  毕业
  绝影以为土匪又有什么大事,风风火火跑会寝室结果今天的议题是在哪里吃散伙饭。
  回忆一下大学四年跟土匪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吃饭。
  “今天我生日,大家一起吃顿饭吧。”
  “今天国庆节,大家一起吃顿饭吧。”
  “今天星期六,大家一起吃顿饭吧。”
  “今天考试,大家一起吃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