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作者:闲野斋主    更新:2021-12-07 08:21
  又是一阵掌声,在乐队的伴奏声中,周星展开了自己抒情男高音的歌喉:
  哎呀哩!
  我的家乡井冈山呀哩,
  离天三尺三,三尺三。
  当年毛委员在山头站啦啊嘿,
  毛委员在山头站,
  擎灯高照胜利的方向。
  红色的山啊阿哈嘿胜利的路,
  毛主席派来了好干部,
  好呀么好干部哇。
  同吃当年的红米饭,
  同住当年的禾草铺。
  啊嘿,啊哈嘿,修起水渠和电站,
  红花铺满五井路。
  ……
  一首井冈山歌,像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山寨。原来老革命根据地的山歌这么好听,如此地沁入肺腑,引来苗胞由衷地赞叹。接着剧团又演唱了一些其它少数民族的歌曲,苗胞们第一次从歌曲中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凝聚力。
  就在高潮迭起的时候,剧团的刘芳书记又告诉大家一个特大喜讯:
  “同志们,大苗山的苗胞们,在今天这个美好的夜晚,这个欢乐的时刻,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特大的喜讯,那就是:老艺人莫大娘、秦大爷的救命恩人,苗家兄弟已经找到了!”场中一阵欢呼过后,刘芳继续说:“遗憾的是,当年,因为给汉人通风报信,苗大爷和苗老二当晚就被土匪杀害了。现在还健在的只有苗老大,和他的女儿苗灵芝……”
  这时,灵芝扶着他爹,春兰扶着莫大妈,还有秦师傅、覃师傅走进了场中,他们流着泪接受了大家的祝贺。此刻、山寨的苗书记也说了话:
  “山歌剧团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首先,让我代表苗山寨的乡亲们感谢党中央、感谢毛主席派来了乌兰牧骑文艺队,感谢山歌剧团不辞辛苦,跋山涉水为苗胞送来了大戏,送来了文化。同时,我希望你们能常来,我们大苗山太需要看大戏,太需要文化了。同志们,提到在抗战年间发生在苗山的那次劫难,为掩护汉族同胞而遭土匪杀害的还有另外四人。他们是为民族团结而死的,死得光荣,死得值!苗汉自古是一家,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前辈,永远地自觉维护祖国各民族的团结。……”
  好日子过起来总觉得特别快。剧团在苗山寨呆了三天。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们采风、收集整理创作素材和民间音乐;同时,进行了文艺辅导。短短几天,莫春兰和苗灵芝已经成了亲密无间的姐妹,她手把手地教灵芝饰演《补锅》一剧中的女主角兰英。这灵芝的悟性也特好,不到三天,便把《补锅》一剧全学会了。男主角唐强称赞灵芝:
  “比春兰还学得快,灵芝真是艺术天才。”
  莫春兰也跟灵芝姑娘学会了一种苗家的绝艺,吹木叶。小小的一片树叶,能吹出美妙的音乐,灵芝姑娘说:
  “我们苗家有句话,木叶一吹,喜鹊满天飞。你烦恼的时候,只要一吹木叶,喜鹊便飞来了,烦恼也赶走了。”
  山上除了芦笙外还有一种古老的竹制乐器叫独弦琴。秦大爷的儿子乐手小秦拿过来一看,发现它像一把中胡,但安装的弦却是一根细麻绳,琴声苍老低沉,充满了沧桑感。小秦试着把细麻绳换成了钢丝弦,沧桑感没了,琴声却变得喜悦悠扬。大家都觉得各有特色,便给苗家乐手留下了几盘琴弦。
  最有趣也是最有争议的是,剧团在山寨发现了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情歌,旋律纯朴、优美、动人,可歌词大多是情郎阿妹之类。剧团有的领导认为这是封建的黄色音乐,是艺术中的糟粕,不健康、不可取。可苗胞却说:
  “我们都很健康,也没有谁生病。我们祖辈很多人就是唱着这些歌长大、结婚、生儿育女的。”
  剧团终于要离开苗山寨,苗胞们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留住你的脚步吧,我的同胞,我的兄弟姐妹。周星的胸中一股热流在涌动,他再一次的回首高呼:
  “我们还要回来的!——”
  山中立即回声激荡:“我们还要回来的,我们还要回来的。……”
  是的,山歌剧团要回来,周星要回来,带着梦想、带着期盼,带着永远割不断的情义回来。
  这支日夜兼程的文艺轻骑兵,翻过了一道道的山,越过了一座座的岭,经过了一个个的苗寨、侗乡、壮家、瑶家;他们是文艺宣传队,也是播种机。周星觉得自己正在成长,在追寻一个美丽的梦。已近初冬了,山歌剧团的全体人员还穿着单薄的衣裳。他们像一支转战许久的游击队,衣冠不整,头发修长,胡子拉渣;然而,他们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就是遐迩闻名的山歌剧团,这就是人们喜爱的山歌剧团;它的生命力就在于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革命的时代像一座大熔炉,正一次次的锤炼周星,这位初踏征途的年青人。
  第3章 风云变幻谁能测 造反有理凤雷激
  为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缺少文化生活的状况,不久,根据上级的指示,山歌剧团被正式划归秀江专区管理。周星和另外少数几个同志却被留在秀江市。他被分配在秀江市群众艺术馆的创作组,一种新的生活又开始了。如果说山歌剧团是一支文艺战线的轻骑兵,这个创作组则是一台在根据地不停运转的宣传机器,它配备了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人材。周星在这里经常可接触到市领导和市里的艺术家,交许多朋友。在紧张繁忙的工作日程表中,是一个接一个的创作任务和永远搞不完的大型展览会、大型全市性业余文艺汇演。眼下周星的美术工作多了,但他仍忘不了唱歌,忘不了自己喜好的音乐,空闲时常在钢琴房练声和唱歌。周星另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游泳。群艺馆离秀江很近,游泳条件更是得天独厚,所以,每星期他至少也要下江游泳三次。
  这天黄昏,落日还没有被远山吞没,周星便来到秀江西岸,和往常一样,他打算横渡到江东的天然泳场紫云洲上去。这紫云沙滩是大自然赋予秀江人们的又一块休闲、沐浴的风水宝地。这里几乎没有商业化的痕迹,没有人工雕琢的美丽。黄白细柔的沙滩中,云母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在祥和的气氛中,人们毫无顾忌地把自己换下的衣裤随意放置在洁净的黄沙上,便走下水去。市体委为了安全,在沙洲上安置了几柄五颜六色的太阳伞,派了几名救生员巡视着水面。在水中梭行的单人小赛艇是免费的,但借用者必须按制度半小时后归还,让后来者也有享用的机会。顺流而下不远处,秀南山像一头巨大的神象立于水中。江四周或远或近、或清晰或朦胧的,是形态各异的群山,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天上和人间共享的乐园。
  周星缓缓地仰泳,这样他可以在游乐的同时尽情地欣赏秀江美丽的晚霞,那壮丽而又变幻莫测的火烧云。这些云彩时而像马、恩、列、斯的头像;时而像万马奔腾;时而像流动的钢水。每当此时,周星便想倾情地放歌一曲:祖国啊,你真伟大!让我永远也看不够,爱不够。他情不自禁地躺在江水上,轻轻地朗诵起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片断: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突然,周星听到附近有几位泳友在接下去合诵: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刚念完这几句,水上便是一片欢笑。周星侧头一看,原来是群艺馆的同事刘剑、史文豪和高峰、贺军、孙悦汉。大家不约而同地到秀江中流击水,又不约而同的陶醉在这迷人的天地之中。又游了一会儿,搞音乐的孙悦汉说:
  “有一首歌叫秀江放排,很好听。我设想,我们六人来个花样游泳组合怎么样?”
  “怎么组合?”周星问。
  “我们六人来个仰泳接龙,顺流而下,像放‘人排’一样,一定很有趣味。”
  孙悦汉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一组“人排”便优雅地在嬉戏中顺流而下。江中风平浪静,大自然一片祥和。孙悦汉突然又神神秘秘地对周星说:
  “小周,我从副馆长李亚如那儿听到一个有关你的消息,你想知道吗?”
  “想呀,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你最近那么‘跑火’,火得都让人忌妒,怎么可能是坏消息呢。”
  “老孙,你就别取笑我了,我有什么火,不就是最近在省、市得了几个美术创作奖吗,
  这种奖馆里许多老同志也得过。再说,没有大苗山,没有苗胞给我的灵感,我也画不出这些好东西。我现在是初出茅庐,今后向你们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孙悦汉解释道:“我要说的不是什么得奖的事,是关系到你今后发展的大事。”
  “那你就快说吧。”
  “可以,但这么大的喜事,说出来你可要请客哟。”
  周星爽快地答应了,孙悦汉便说:
  “市文化局领导研究决定,保送你到南方民族艺术学院继续深造,而且可以专业自选,声乐系或中国画系由你挑。除此之外,还特批你带薪学习。当然,也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毕业后你必须回秀江市工作。小周,你真是福星高照的幸运儿,该感到惊喜吧。你不是也很酷爱声乐吗,这次你可以任意挑选了。”
  孙悦汉的爆炸性消息使周星惊喜,也破坏了一字长蛇阵的“人排”,大家保持仰泳姿式纷纷围了过来。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刘剑问:
  “小周,你交这么好的运是不是有什么诀窍,还是有贵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