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颜色字号[很大]
第14章
作者:天豪    更新:2021-12-07 03:35
  一个月后,姬凌云凭借掌中剑,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施猛这个曾经他一合也接不下的对手。
  后来,伍子胥更是从军队中挑选出百名精锐战士,不停的跟姬凌云过招,出手时,全不留情,不到体力消耗尽,决不停止,以此来增强姬凌云的实战经验。
  三个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匆匆渡过了。
  这天,姬凌云正在同伍子胥对剑,他此刻的造诣以能同伍子胥有守有攻。
  端科来到了练武场叫停了两人,道:“王子吴王有请。”
  姬凌云这时以和伍子胥建立了亦师亦父的深刻感情,闻言道:“相国,凌云先走一步,明日在来。”
  一年的练剑,姬凌云以迷上此道,不然也难以静心习剑一年之久。
  到了吴王宫,侍卫将姬凌云带到了吴王正殿。
  这正殿的夫差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姬凌云还是第一次踏入这正殿的门槛。姬凌云甚是奇怪,莫非父王同意让我议政?
  夫差对姬凌云非常宠爱,但国家大事却也不让他参合,今日不知为何竟让人将他带至议事正殿。
  走进正殿,姬凌云就见夫差正和太宰伯嚭商议着什么,吴太子友站在一旁,殿中还有一个面色苍白的青年。
  姬凌云行礼参见。
  夫差道:“王儿今年多大了?”
  姬凌云道:“回父王,已经十六了。”
  夫差道:“十六了,已经长大了。当年你父王十五岁时就已经跟随你王爷爷征战疆场,并有了你大哥。听吴相国说,你的剑术大又长进。现在为父就让仆君考验一下你的剑术。”
  自信是一个习剑者首先要具备的因素,姬凌云自信笑笑道:“必不负父王厚望!”
  仆君拔出长剑,“王子,请!”
  姬凌云也自倒转剑尖,右手握剑柄,左手搭于右手手背,行礼,道:“请!”
  两人身子刚一站直,就见白光闪动,跟着铮的一声响,双剑相交,姬凌云退了一步,而仆君却退了两步。旁观众人都是“咦”的一声轻呼,有些不敢相信。
  仆君是夫差护卫,亦是难得的猛将,一对臂力并不逊色王子姑曹,怎么料却在力上输给了姬凌云。
  姬凌云的眼神里精光一阵闪动,胜利的笑容出现在了那张出众的俊脸上,剑灵动讲究的是腕力,而非臂力。会以腕力出剑的剑手,才能真正称为高手。年前,伍子胥说姬凌云的三错之二,正是以手臂发力,后经教诲,以改正过来。
  仆君以臂力出剑,以落下层。
  青光闪动,一柄青铜剑倏地刺出,指向仆君左肩,姬凌云不等剑招用老,腕抖剑斜,剑锋已削向仆君右颈,剑锋又是一抖,倾斜而下,直削对方手腕而去。二虚一实,三式快剑以连环使出。
  仆君竖剑挡格,铮的一声响,双剑相击,嗡嗡作声,仆君又退了一步。震声未绝,姬凌云又飞身攻到,剑光霍霍,转瞬间刺出四剑。
  姬凌云剑法迅捷如电,全力相搏,全然不给仆君反击的机会。
  仆君长剑猛得挥出,打算以力破巧,姬凌云步伐灵活,立刻闪开,但仆君却因手臂发力,用力猛了,身子微微一晃,脚步也出现了一丝混乱。
  姬凌云手中长剑蓦地圈转,喝一声:“着!”长剑趁势击在了仆君的手腕,飞身而退。
  仆君面上一红,见手腕上的红印并非剑锋而是剑背,心知对方以手下留情,感激道:“王子剑术出众,仆君输的心服。”
  姬凌云淡笑道:“仆将军过奖,若非将军留手在先,凌云也不可能胜的如此轻易。”
  仆君尴尬一笑,是留手,还是轻敌,他自己心中有数。
  “好!”夫差带头鼓起了掌,从他笑意盈盈的脸上可以看出,今天他兴致很高兴。
  伯嚭也趁机大拍马屁。
  突然,夫差正容道:“王儿,我欲派你出使楚国,你可愿意!”
  第二部 楚国之行
  第一章 鱼肠短匕
  姬凌云自从来到春秋这十六余年,不说出国,就连姑苏城也很少出去,心底早就有些向往外头的世界,有意出去闯荡一番,只是苦无借口。
  夫差这番话正对他意,说道:“孩儿愿往。”
  夫差脸上出现少有的严肃,“王儿,此行非同一般。我吴国经过多年休养,实力大增,共养兵甲十数万余。放眼天下,惟有大齐与北方强国晋能与我国一较长短。饮马黄河,功盖齐恒、晋文是我毕身之梦想。楚国虽然不强大,但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亦不可小觑。我国与楚国向有恩怨,关系僵硬。父王担心日后我国与齐、晋争风时,楚从背后乱我军后方要地。因此,父王决定同楚结盟。本来,这个任务应该让伍相国或太宰伯嚭去,但是我吴国同楚的恩怨你应该知道,派他们去委实不便。其余的人地位又不足,无法显出我吴国的诚意。伍相国提议你去,父王和太宰商议许久,也觉得你最合适。此行,你即不能莽撞行事,也不可弱我吴国的声誉,你可明白!”
  当年的事情姬凌云也知道一些:
  伍子胥同伯嚭本都是楚人,惜年,伍子胥父亲伍奢本是楚国太子的太傅,由于伍奢才干过人,深得楚国太子建信赖,引起太子建的少傅费无忌的嫉妒。
  有次,费无忌奉命去秦国为太子建娶亲。因秦女长的貌美,就暗中掉包,将一个丫鬟嫁给了太子建,而秦女被费无忌送到了楚平王的床上。
  不久,费无忌就谗言说太子建因为秦女一事,而打算谋反。楚平王立刻就捉拿太子建,太子建侥幸逃走,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却受到了牵连,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逃到了吴国,誓报此仇,后伍子胥助吴五战五胜,以三万士兵大破楚国三十万精锐,攻入楚国都城郢,为泄仇恨,将以死多年的楚平王从坟墓中挖出鞭尸三百。
  而伯嚭也同伍子胥一般,因费无忌进谗,株连全族,伯嚭侥幸逃脱,投奔伍子胥。伍子胥与伯嚭虽无私交,但是因为遭遇相似,同病相怜,就将他举荐给当时的吴王阖闾。
  伯嚭确有才干,为吴伐楚也立下汗马功劳,但后来却因为事事不如伍子胥,反过来同他为敌。
  因此,楚人对伍子胥、伯嚭都深怀芥蒂,让他们出使只能坏事。
  姬凌云肃穆道:“孩儿明白,父王放心,此去,孩儿决不辜负父王期望。”
  夫差满意的笑道:“来,王儿,为父给你引荐一位俊才,”夫差指着一旁那面色苍白的年青,道:“这就是原楚国太子建之子公子胜,明日你同他一起去楚。”
  公子胜就是当年侥幸逃走的太子建的儿子,由于太子建野心十足在郑国意图引晋人袭击郑,被郑王所杀,公子胜便跟随伍子胥来到了吴国,不久前新任楚王熊章,念兄弟情义将公子胜招回楚国。
  伍子胥得到消息,立刻意思到这是一次同楚修好的决佳时机,便有了以上之议。
  告别了夫差,姬凌云回到了府邸,将自己要去楚国的消息告诉了西施、郑旦。
  一年的相处,三人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郑旦忧心道:“楚国同吴国向来交恶,此行还是小心为好。”
  西施虽未说话,但是眼中同样露出一丝担心。
  西施、郑旦的关心让姬凌云很是开心,笑道:“没事,在没娶你们之前,我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西施、郑旦仿佛早已习惯了姬凌云这般调戏,同时,翻起了白眼面上绯红,不约而同的道:“没个正经。”
  姬凌云道:“我大哥手上门客近百,就连我小弟也有几个门客,就我最寒酸只有一个。此行,让施大哥同去吧?”
  西施笑道:“大哥是王子的门客,自然任王子差遣,不需问我。”
  三人又聊了些琐事,直至天黑方才各自回屋休息。
  姬凌云睡前叫来了王东,慎重的嘱咐了他几句,后问道:“那地道挖的如何?”
  王东道:“已经完全挖好,只要吴王一来,我们就可以立刻将西施、郑旦藏起,除非他们掘地三尺,不然绝对无法找到。”
  姬凌云放心的点了点头,为了不让吴王发现西施、郑旦,姬凌云早在一年前,就打算在自己住的衡芜院里水塘中暗自掘了一条通道直接通连西施她们居住的沁芳亭的水湖,并在通道的中间挖了一个可容纳二十人的秘室,存放了一些食物和被褥。如果吴王有天心血来潮要想见西施、郑旦,姬凌云就将她们藏到秘室中去,再找借口推脱。
  后来,他将想法告诉了伍子胥,伍子胥也觉得有这个必要,就暗中派心腹出力。由于要掩人耳目,只能在晚上悄悄进行,因此进展很慢。
  本来,姬凌云并不焦急,但明日他就要出使楚国,范蠡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想办法让吴王见到西施、郑旦。如果范蠡真的想出了办法,这个地道也就能够派上用场。好在,地道已经建成,也了却了姬凌云的一庄心事,安心睡去。
  次日清晨,姬凌云准备好一切,正准备出发却闻伍子胥在大厅求见。
  姬凌云快步到达大厅,见大厅中站有两人,一个是伍子胥,另一个长得儒雅俊秀,腰间挂着一把长剑,眉宇间竟和伍子胥有几分相似。
  伍子胥首先介绍道:“这位是我长子伍辛自幼习锝兵法韬略,剑术也不错。此行关系吴国以后是否能够称霸,非同小可。伍辛随你同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遇事也可以相互商议。免得一人苦恼。”
  说着,伍子胥从怀中拿出一把无鞘短匕,道:“此匕,名换鱼肠,乃世上最锋利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