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作者:黑ye中漫舞    更新:2021-12-06 21:18
  正德想了想,道:“既然说起了何景明,朕看刚回京的李梦阳和王守仁也一起拿出来说说吧,朕听闻这几人都是有大学问的人,他们现在官职都不高,想来定是觉得大材小用了”说着,正德向曹元看去,道:“曹尚书,你看怎么安置他们三人”
  曹元出列,沉吟了片刻,说:“陛下,朝廷提拔官员必须要先放到地方上历练一番,一般为期三年,考核其政绩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迁任回京”
  正德“嗯”了一声:“那就按规矩来办吧,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
  曹元俯首道:“臣遵旨”
  曹元正要退下,李东阳忽然上前道:“陛下,臣有话说”
  正德不解的看了他一眼,道:“李阁老有何话说?”
  李东阳拱手道:“陛下,景明、梦阳两人都是刚直不阿之人,而且长年醉心诗文,不善于官场交际,若是让他们到地方上出任一县知县,或者一地知府,以他们的个性恐怕反而会好心办坏事,臣以为陛下应适才而用,至于王守仁,文武双全,心思机敏,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从文从武倒都可以”
  李东阳对李梦阳和何景明了解颇深,若是让这两人去主地方行政,以他们的性格指不定会闹出点什么事来,还是先让他们先适应一下官场再说吧,毕竟地方上不比京城太平,一些京中权贵暗中势力都牵扯其中。至于王守仁,倒是好安排,正如刚才李东阳那话,都是平心而论,倒不是故意说给殿中王华听的。
  不过王华听到李阁老这般看重自己儿子,心里还是不由大大的开心。
  正德想了想也觉得的确是这么回事,记得皇还在父时,李梦阳刚入仕就监税三关,结果得罪了不少人,被迫害下狱,后来又上书弹劾舅舅寿宁候又吃了不少牢饭,按他那性子若是掌控一地行政,实在是不敢想象会闹出点什么事来。至于何景明论刚直,更是过之而无不及了。说起来倒只有王华那个儿子比较圆滑一点。从小就听说他希奇古怪的事一大堆,每次都听得自己捧腹大笑。
  正德看向曹元道:“曹尚书,就按李阁老说的办吧,你去找几个合适的官职,然后送与李阁老过目后再决定”
  曹元又道了声是,这才退回了列中。
  正德微微舒了口气,见李月轩站在那,脸上平静如水,不喜不怒,不由想起自己还未嘉奖这位功臣呢,便向李月轩问了问霸州之事,李月轩把霸州之事一一道来,然后又规矩的退回拉列中。
  百官听到霸州粮食被盗之事竟然是知府同知赵景隆从中作祟,一时都气愤不已,最气的还是杨廷和,毕竟当初他还当众夸奖过这个人。李月轩把话说完,义愤填膺的声音此起彼伏,刚开始只骂赵景隆斯文败类,后来越来越不堪,又骂到杨虎一伙,百官回想起刚刚王琼读的那封战报,顿觉大快人心,言语间已经觉得连那些被屠戮的家属也活该了。
  正德见李月轩说完,百官都称赞他,他却没有半点喜色,也猜不透在想什么,不过这回霸州之事若论首功也该是他,如果不是他故意让出一分功劳给兵部的话,这次平叛大功还真不知道怎么封了。
  还能怎么封,朕把两个妹妹都送给他了,这小子还好意思向自己姐夫要封赏?正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嘛。正德心里嘿嘿一笑,道:“月轩,霸州之事已了,你也辛苦了,朕给你放个长假,你就好好在家里多陪陪李阁老和几位嫂子吧”
  李月轩近半年来都一直四处奔波,没怎么休息过,也的确是累了,便谢过恩。
  曹元、王琼、王华几人见李太师功劳不小,正德却只给他放了长假,连点奖赏都没有,都愣愣的不知皇帝打着什么算盘。张彩看了一眼李月轩,眼珠一转,恍然明白了其中的微妙之处,不由露出个了然的笑容。
  杨廷和自认这些花花心思比不过张彩,一见他那嘴角泛笑,就晓得这老小子定是知道了其中原由,忙凑过去问道:“尚质,陛下此举是何意?”
  张彩老脸一笑,故作神秘道:“看来过不了多久,咱们就要喝喜酒了”
  杨廷和愣了愣,旋即也恍然大悟般露出了了然的神情。
  壹七一 清闲度日
  正德只放李月轩的假,却没提任何赏赐,有心人已经看出了其中的奥妙,便都不再为李太师不平。
  李月轩也乐得如此,毕竟现在他已经位极人臣,富贵已极,升官对他来说并无多大的意义,能多抽点时间陪陪家人倒正称了他的心意。
  早朝散后,李月轩便向兵部交呈了兵符,内厂的事也全权交由许泰处理,连杭雄和杨博都给放了长假,一时是无事一身轻。
  闲暇的日子,李月轩在家里陪陪众位娇妻,享享温柔乡的美妙滋味。或者应李梦阳、何景明、王守仁几位人之邀,去和人家抚琴弄诗,倒也是快活的很。
  李梦阳三人的调任的事也几乎落实了,根据李东阳透露的消息,可以确定李梦阳升为江西按察司副使,正四品官员,较现在他任的户部郎中正五品,提了两级。何景明为陕西提学副使,亦为正四品,掌管一省院试及学官。这两处官职都是经过李东阳认真考虑过的。
  把李梦阳放下放到州府衙门历练,以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当个省法院副院长算是人尽其才了,否则若是让其行政肯定非得和地方权贵闹翻了不可。而何景明治学之心较李梦阳更强,而且他在京又是翰林出身的中书舍人,作为提学副使,显然也是恰倒好处。
  至于王守仁,李东阳和曹元却出现了分歧,曹元以为王守仁现任兵部主事,入朝时间尚短,又没到翰林院供过职,应该先从知县做起,所以原定王守仁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但李东阳却以为此子之才不应以常人之心度之,可委以重任,升为督察院巡按御使都不为过,曹元不同意此举,毕竟王守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功绩,名声也不如李、何二人响亮,如果一下子就提为巡按御使,必定会有人不服。
  李东阳想想,情况的确也如曹元说所,不过他始终是爱惜王守仁这个人才,一翻讨价还价后,知县是不用当了,却莫名奇妙的安排他成了南京太仆寺少卿,也是正四品。
  太仆寺掌马政,不过南京太仆寺却只是一个空闲衙门,自从迁都北京后,太仆寺的所有政务已经全部由京城太仆寺处理。不过,虽只是个闲职,但从正六品的兵部主事到正四品太仆寺少卿已算是连跳四级了,而且对日后升任打下了个好的基础,也算是不错。
  任命虽还未正式下来,但李月轩已经把消息告诉了这三位兄长,当王华从儿子那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的连夜过李府去给李东阳致谢,感激的话说了一箩筐。王华知道,不管怎么说,自己这儿子升任太仆寺少卿,目前虽无实权,但品阶却是实实在在提高了,日后再迁任回京,凭自己在朝中的人脉,职位定不会比此官职低。想着自己这总是神叨叨的儿子如今总算有了个好的前程,王华就有烧高香的冲动。
  今日李月轩推掉了张氏兄弟的邀请,中午进宫看过永福永淳后,便安心的呆在了家中。这些天李月轩虽是没什么事,但京中攀交之人却不少,再加上李、何、王三人不久便要离京赴任,所以那边跑的也比较勤快,家中几位和宫中那两位早已不满了。
  现在已是二月,寒冷天气却还不时提醒着人们不要丝毫小视它的强大威力。李家的后院里,春寒料峭,清清脆脆的弦音在这清冷的空间里荡起了一层层美妙的涟漪。
  一曲终了,李月轩站起走到刚从刚才那悠扬动听的小曲回过神来的黛月儿身旁,温柔笑道:“好了,今日就到此吧,相公陪你去走走”
  黛月儿身材日渐丰腴,肚子也已经十分醒目,在李月轩的搀扶下站起身来,满脸幸福的与相公走了两步,美目看了相公一眼,忍不住好奇问道:“相公说咱们腹中的孩子多听悠扬小曲,出生后会比较聪明,月儿从前怎么从未听大夫提起过”
  李月轩微笑道:“大夫也不是什么都知道,这个方法是相公老家传下来的,听说对孕妇肚中孩子日后成长很有好处。”
  黛月儿抿嘴一笑,那成熟动人的风韵直让李月轩看的目瞪口呆,暗道月儿现在比起红玉来,论样貌气质已是不遑多让了。黛月儿见相公看着自己神色痴痴,眼中尽是柔情,不由心中甜蜜,不过想起刚刚相公的话却还是不解的问道:“相公老家怎还有这么奇怪的说法,月儿就从未听别人说起过”
  李月轩暗笑这几百年后的成果,现在自然是没人知道的了,不过他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太让黛月儿费神,毕竟让孕妇保持一个精神舒畅、身心愉悦的状态对腹中胎儿是十分有好处的。
  李月轩轻轻为黛月儿理了理鬓角的几缕被风吹乱的青丝,岔开话题道:“对了,相公听说兰兰、织织几个小丫头最近闹着要和嫣儿学琴,可是真的?”
  黛月儿绝代容颜娇媚一笑,道:“哪是想和嫣儿姐姐学琴,兰兰和织织本是想要相公教她们,只是嫣儿妹妹见相公好不容易能清闲一阵,不忍再让相公受累,才毛遂自荐说要教她们几个孩子”
  李月轩摇头笑道:“这几个小丫头中,就属兰兰和织织最调皮,你们也不管管她两,现在嫣儿也有了身孕如何还能做那伤神之事”
  黛月儿立时不高兴的把小嘴巴扁了起来,委屈道:“兰兰和织织最听谁的话你还不知道么,月儿的话这两小家伙还肯听”
  李月轩一阵头大,当初自己领回家的这八个小丫头,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偏偏跟自己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