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邓九刚 王西萍    更新:2021-12-06 19:22
  “钟馗”在她面前腾挪跳跃作出种种怪相。
  姑娘一边躲闪,一边不停地嬉笑着。
  就在这时,围观的人群从后面一拥,女子脚下站立不稳,突然向“钟馗”的身上跌去。
  姑娘失声尖叫:“啊!——”
  这时,“钟馗”猛地掀起面具——原来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小伙子叫道:“玉莲!”
  姑娘见状惊喜地喊道:“原来是你呀——太春哥!”
  却原来这玉莲姑娘与那名叫太春的小伙子是一对未婚夫妇,在这种场合意外相间两人自是喜不自胜!卸去戏装太春牵着玉莲的手来到大戏台子跟前。
  此刻,戏台上正在演出山西梆子《算粮登殿》;戏台下黑压压的站满了人。远处的戏台上,正在唱山西梆子。高亢嘹亮的板胡声裂声地吱啦啦地叫着;还有那响板,“嗒嗒”地敲着,清脆的声音传出去老远;还有黑头那沙哑而粗犷的唱腔,裹着激越的锣鼓点儿:所有这些声音在夜空中轰鸣着,压倒了台下嗡嗡的人声。
  戏台下,人们一边看戏一边在兴奋地交谈着。
  玉莲听到旁边一个老汉兴奋地说道:“……好戏呀!”
  一壮年汉子接茬说:“那是!太原城里有名的福庆班嘛!听说头年一进腊月就订下了,晚了就订不上了!”
  老汉道:“听说‘水上飘’也来了?我还没见过哩!”
  ……
  太春把嘴附在玉莲的耳朵边上说着悄悄话。
  太春:“等秋后庄稼上了场,哥就把你娶过来!”
  玉莲高兴地:“我等着……”
  突然,一阵马蹄声打断了他俩的对话。响动从镇子的一边排山倒海般地向戏台这边压了过来!轰隆隆的声音刹那间盖过了戏台上演员的唱腔、丝竹声和台下的人声!
  那支马队闯到了戏台前,人们发现骑在马上的人黑衣黑帽,颜面被遮得严严实实。
  人们惊呼道:“土匪来啦!”
  “……快跑呀!——”
  看戏的人群立刻大乱。大人们的喊叫声和孩子们的哭喊声乱成一片……戏台前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太春拽着玉莲在骚乱的人群中奔跑着。玉莲边跑边紧张地问到:“太春哥,咱咋办?”
  太春拉着玉莲跑出人群:“快,往那边跑!”
  太春拉着玉莲向戏台后面跑去。
  玉莲和太春气喘吁吁地跑到戏台后的僻静处,俩人躲在大树下喘息。
  太春:“没事了。”
  玉莲:“真是土匪?”
  太春:“看样子……不大像。”
  不远处的戏台前,骚乱的人群跑来跑去,大人喊孩子叫,到处都乱糟糟的。马车惊了,在场子里横冲直撞,车上的女人们在尖叫着……小贩子们的摊子被挤翻了,地上到处滚着果子、麻花……神秘的马队闯入人群,口哨声、呼啸声划过黑沉沉的夜空。
  太春正要拽着玉莲离开,忽然看见有两个黑衣人人架着一个身着戏装的戏子从戏台后面向这边疾步而来,骑手手中的马刀在夜色中闪着白光。
  被绑架的人被蒙着脸,挣扎着喊道:“救命!救命呀——我是水上飘……”
  太春忽然喊道:“哎呀,水上飘让歹人给劫了!”
  黑暗中,水上飘的声音:“好汉救我!好汉救我!”
  太春一把推开玉莲,追了过去。
  玉莲在后面喊道:“太春哥——”
  太春边追边喊:“站住!”
  绑架“水上飘”的两个人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来,他们愣了一下,随即低低地说了句什么,只见那个身材高大的扛着水上飘仓促逃走了,另一个身材略显纤瘦的人转过身来挡住太春的去路,并且死死地缠住了他。眼见着水上飘被劫走,太春很是着急,他急着要去救人,却被眼前的黑衣人纠缠着脱不开身。
  太春喝道:“闪开!再不闪开我就不客气了!”
  对方并不把太春的话当回事,左挡右拦地令人眼花缭乱,虽然出手并不重,但就是不让他过去!
  太春急了,发狠使了几个绝招,猛地将那人的双手剪到背后。
  那绑匪顿时疼得喊叫起来:“哎呀……放手!”
  嗯?怎么会是女人的声音?太春心里纳闷,一把扯下“黑衣人”的面罩,发现那人竟然是一个面容娇好的女子!
  太春一时傻在那里:“女的?”
  太春愣神的工夫,那人挣脱出来,正打算夺路逃走,晃眼间发现眼前这人是一个十分英俊的后生,于是站了下来。
  太春和那个黑衣人四目相对。
  这时,忽听远处有人喊:“大格格!”
  那黑衣人猛醒,正欲走,又被太春截住。
  太春大声道:“想走?没门儿!”
  那黑衣人见对方摆开架势拦着自己脱不了身,只好拼力上前招架,俩人又打起来。
  太春:“胆子不小,连女子也敢来做劫匪!”
  黑衣人道:“你胡说,我不是劫匪!”
  太春:“那你是什么人,报上姓名来!”
  黑衣人急于摆脱太春,她凑到跟前,低声道:“嗨,你听着!我乃绥远将军府的大格格娜烨!”
  太春冷笑道:“将军府的大格格?哼,你休想骗我!”
  黑衣人喝道:“快放我走,小心日后我一脚踏平你这龙仙镇!”
  太春:“口气倒不小,看拳!”
  不远处又有人喊道:“大格格,快走!”
  黑衣人急着要走,太春死死地缠着她,俩人正在打斗间,忽然两骑两乘旋风般刮过来,近了才看出是两个膀大腰圆的壮士。
  一个壮士喊道:“格格!还不快走?”
  说着,那壮士甲拔刀拦住太春,黑衣人翻身上马,提起缰绳——
  太春疑惑地:“真是位格格?”
  黑衣人回身对太春笑道:“嗨嗨,你没见过吧?我告诉你吧,我们归化人把这叫做‘劫戏’!“
  太春:“劫戏?”
  黑衣人:“对,既然‘文请’不成,只好‘武请’了!本小姐不过是跟着出来玩玩儿!
  黑衣人说完,与另两个壮士打马扬长而去!
  太春望着一行人远去的影子百思不得其解,自语道:“……劫戏?……大格格?”
  02
  且说太春和玉莲在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上约定好,说等秋收过后粜了粮食就完婚。
  眼看着儿子就要娶媳妇了,太春娘自然也是喜欢得什么似的,此刻,太春娘正伏在炕上缝着喜被。阳婆豁朗朗地洒了满炕,黄灿灿的炕席上铺着鲜亮的大红花被子,甚是豁亮。太春娘是个闲不住的勤快人,早上早起会儿,夜里晚睡会儿,冬天的衣裳早就安顿好了。可这太春娶亲的喜被不能瞅空儿,得找个好日子,娃一辈子的事情,马虎不得!太春娘给儿子缝着被子,满心欢喜,她算计着,秋后把玉莲娶回来,明年的这个时候,说不准她就能抱上大胖孙子了呢!
  就在太春娘给太春缝喜被的时候,太春和他爹正在集市上转悠。
  太春趁他爹不注意,自己跑到一个花花绿绿的货摊前,摊子上有鹅蛋粉、绣花线,小圆镜子,红头绳。让太春动心的是盒子里的那些绒花,红红的那叫好看,有梅花,有菊花,上面还缀着细小的玻璃珠子。太春小声问道:“掌柜的,这绒花……咋卖?”
  掌柜的看了太春一眼,笑道:“后生,你要真心想买,就给俩铜子儿吧!”
  太春心里掂量着,俩铜子儿,贵是贵了点,可好看啊,玉莲要是戴上,那就是仙女下凡了!想着,太春把手伸进了怀里,摸出了两个铜子儿。这是爹给的,让他饿了时买个烧饼,他心想算了,就饿一顿吧,为了俺玉莲,就是饿三顿也值!
  太春买了一朵绒花,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就在这时,他爹走过来,两只手上各举着半个烧饼喊道:“太春!三眼不见就没影了,来,吃口干粮!”
  太春笑道:“爹,你吃吧,我刚吃了!”
  太春回家后,想立刻把那朵绒花给玉莲送去,可又一想,还是等等吧,等成亲前再给她,玉莲戴上这么漂亮的绒花,肯定是龙仙镇上最好看的新娘!
  半夜,辛苦了一整天的庄户人此刻正在酣睡,平原村里一片安谧。太春一家三口正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安睡,忽然,外面隐约传来一阵急促的、慌乱的、嘁嘁嚓嚓的声音。
  最先被惊醒的是太春,他厏愣着耳朵听了一阵,起风了?不像……难道是下雨了?也不对……可那声音越来越响,仔细听就像是有无数把巨大的剪刀在咔嚓咔嚓地铰着什么,听上去让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太春掀开被子坐起来:“爹,爹!你听外头啥声音?是不是下雨了?”
  太春爹坐起来,听了一刻,说:“不大像,走太春,出去看看!”
  太春娘这时也醒了,她听着外面那巨大的嘁嘁嚓嚓的声音,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老天爷,行行好,俺们庄户人可经不起啥折腾呀!
  果然,当太春和爹推门出来时,看到既没有刮风也没有下雨,只是那种嘁嘁嚓嚓的声音更大了。
  太春爹忽然叫道:“哎呀不好!”他朝屋里喊着,“他娘,掌个亮儿出来!”
  太春娘掌着灯从屋里出来。
  太春爹接过灯来往外一照,惊道:“天神爷爷,遭年馑了啊!”
  太春和他娘随着向地上望去,天啊,只见地上厚厚一层蚂蚱!娘俩再向四周望去,可了不得了,窗台上、柴垛上,哪儿哪儿都是蚂蚱!
  太春惊叫道:“哎呀,这么多蚂蚱!”